非洲“巨型蛙”长约1米,蝌蚪有鹅蛋那么大,为何还会濒临灭绝?( 二 )


(1)人类压缩了巨谐蛙的生存空间
伴随着非洲现代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 对自然的完全开发也越来越深入 。 由于热带雨林的树木十分值钱 , 人类大肆砍伐热带雨林 , 破坏了巨谐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 不少巨谐蛙碰上了“入侵”的人类 , 直接或者间接地死于人类开发大自然产生的恶果 , 数量正逐步减少 。

被大肆砍伐的森林
(2)很多巨谐蛙死于污染
前文提到巨谐蛙对于生活环境十分挑剔 , 不能在强酸强碱以及不干净的环境下生存 。 而令人遗憾的是非洲的工业化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 , 很多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 被巨谐蛙吸入体内后严重损坏其身体健康 , 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
而化工厂以及重工业工厂会产生许多工业废水 。 很多酸性以及碱性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 进入巨谐蛙生活的水域 。 没被自然杀死的巨谐蛙却死在了小小的工业废水上面 , 实在是令人扼腕 。

饱受工业污染折磨的非洲人
(3)人类捕杀是巨谐蛙数量大减的重要原因
虽然工业污染以及生活空间的缩小导致了部分巨谐蛙的死亡 , 然而导致巨谐蛙数量大减的真正元凶是人类的滥捕滥杀 。 在贫穷的非洲人眼里 , 巨谐蛙具有无限的经济价值 。 不少人捕获巨谐蛙卖给海外的个人买家或者动物园 , 赚取不义之财 。 一只三公斤的巨谐蛙可以卖2000-3000非洲法朗(合现在25人民币) , 而更重的巨谐蛙则可以卖8000非洲法朗(合现在103元人民币) 。 为了这点蝇头小利 , 非洲人甘愿出卖自己国家珍惜的动物资源 , 而很多巨谐蛙因为适应不了海外的环境而死亡 。
除了做观赏动物外 , 体大肉多的巨谐蛙还会被当做肉用动物吃掉 。 非洲的农业以及畜牧业极其不发达 , 为了填饱肚子非洲人只能吃野生动物 , 而巨谐蛙因为肉多而被盯上 。 很多巨谐蛙被非洲人活捉之后加工成食物吃掉 , 巨谐蛙的数量因此大减 , 随时都有灭绝的危险 。

被捕获的巨谐蛙
保护巨谐蛙人类活动导致的巨谐蛙数量大减 , 相较于三代之前的巨谐蛙 , 数量足足减少了一半之多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因此在2016年的时候将巨谐蛙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 非洲国家喀麦隆以及赤道几内亚共同宣布将在巨谐蛙栖息的地方设立自然保护区 , 同时限制巨谐蛙出口数量 。 赤道几内亚把每年出口的巨谐蛙数量限制在300只 。
然而 , 只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限制出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巨谐蛙现在最需要的是数量的恢复 。 然而科研人员发现巨谐蛙难以适应人工繁殖的环境 , 存活率极低 。 通过人工繁殖来恢复巨谐蛙的数量这条路可以说是走不通了 。

抓巨谐蛙的非洲人
要想让巨谐蛙数量恢复除了要规范巨谐蛙栖息地附近的工业生产外 , 还需要恢复巨谐蛙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环境 。 而要做到以上任何一点都不容易 , 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 同时也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 单论恢复热带雨林规模这一项工程就十分耗费时间 , 没个十年二十年根本做不好 。
结语虽然巨谐蛙这种非洲才有的蛙中国没有 , 但中国也同样有因滥捕滥杀、环境污染以及生存空间缩小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 为了保护珍惜的野生动物资源 ,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 请不要捕杀任何野生动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