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事件后,网友低俗玩梗秀下限,烧烤店变网红打卡点,太荒诞( 二 )


比如 , 唐山警告 。
“最近老婆很乖 , 不然就把她送去唐山烧烤 。 ”

而且这种警告不只是丈夫对妻子的语言威胁 , 而是针对所有女性 。
哪怕同样只是恰巧在同一家店里的陌生女性 。
“过来喝一杯 , 不喝就像唐山那样打一顿 。 ”

再往前推 , 杭州杀妻碎尸案的化粪池/绞肉机警告、丰县的铁链警告等 , 亦是如此 。
“你再不听话 , 就化粪池警告!”

来源|中国妇女报
苦难被取乐、被消费 , 已让人心生愤怒 。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 , 这种玩笑式恐吓已经上升到对暴力和恶的效仿 。
飘想起唐山事件施暴者的账号被扒后 , 网络上随即出现大量同款头像和ID 。

这种从外在形式到口头语言的模仿 , 已不单单是恶俗趣味 , 潜意识里还是对恶的认同 。
把苦难编成取乐的段子 , 把暴力事件当作借机泄愤的工具 。
全然把受害者的苦难抛诸脑后 , 却和施暴者站在一起 。
这比起冷眼旁观 , 可恐怖太多了 。

若细究这种玩梗心态 , 其实不难发现:
把重大社会事件工具化的背后 , 一面罔顾受害者的苦难 , 一面又过分追求虚表的关注 。
种种迷惑行为的出发点 , 似乎只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 。
说白了 , 这是出于一种典型的虚荣心理 。
除了在公开的社交平台刻意玩梗 , 另辟蹊径 , 也是一种惯用思维 。
只要够另类、够出格、够引人注意 , 就算达到目的 。
于是 , 网络上开始涌现出一批“陪吃烧烤”和“代打”业务 。

在大众或讨伐施暴者 , 或为受害者鸣不平的主流声音中 , 这番迷惑操作确实另类又突兀 。
毕竟 , 也没有哪个正常人想得出来 。
而同样是为了博眼球 , 有的则偏要跟主流态度反着来 。
唐山事件发生后 , 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恶意融梗的词条:
#八国联军搭讪慈禧不成火烧圆明园#
词条下的部分言论也离谱得令人发指 。
“摸慈禧后背”“要是顺从一点还至于火烧圆明园吗” 。


从扭曲历史、娱乐化历史和社会事件到受害者有罪论 , 全方位触碰底线 。
而除了博眼球 , 各种大言不惭的“警告”背后同样是出于虚荣 。
因为它遵循的是一套崇尚男性力量的价值观 。
男性力量占上风 , 才是他们所认同和追求的标准 。
唐山事件中施暴者的暴力行径 , 在他们眼里便是属于男性的一种成功象征 。
所以他们更愿意代入的 , 是施暴的一方 。
拿着鸡毛当令箭式的口嗨 , 试图利用女性的集体性恐惧震慑女性 , 便是对男性绝对力量的盲目崇拜 。

而在这套价值观的指导下 , 为了捍卫传统男性权威 , 他们对于男性所施加的恶拒不承认 , 还反过来把错误归于受害方 。
受害者有罪论就是一种很明显的体现 。
“别半夜吃烧烤”“被打是因为你漂亮、反抗” 。

而这种扭曲的归因和无理霸蛮背后 , 恰恰是由脆弱的自尊在作祟 。
为了维护脆弱的男性自尊 , 于是反过来先发制人 , 试图利用男性权威压制和驯服女性 。
但 , 这场逞口舌之快的自嗨除了给他人带来伤害 , 又证明得了什么呢?

对玩梗者而言 。
除了收获一部分无脑崇拜 , 他们其实并没有赢得什么 。
至少 , 这种不正义的男性力量没有人真正服从 。
在苦难面前 , 我们都是人 。
可有的人 , 却因此丧失了人性 。
施暴者直接残害 , 潜在施暴者语言侮辱 , 都是对他人生命的无情践踏 。
在他们眼里 , 受害者的遭遇是什么?
是女性该承受的 , 是不服从的“下场” 。

而这种威胁带来的后果又是什么呢?
对他们而言 , 不过又新增了一个威胁和攻击女性的方式 。
消费者给外卖店打了差评 , 结果被店家回复“应该去唐山吃烧烤” 。

言下之意 , “你该打” 。
这不就是在内涵唐山被打女子活该?
而当他人的苦被当作一种诅咒 , 这便是踩在受害者身上的人性之恶 。
给受害者带来的 , 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和二次伤害 。
但问题是 , 受害者凭什么得承受这些?
明明过错方是施害者 , 被一次次冒犯的 , 却是受害者 。
当苦难被消费时 , 第一施害者隐身了 , 紧接着更多施暴者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了 。
【唐山事件后,网友低俗玩梗秀下限,烧烤店变网红打卡点,太荒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