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蝴蝶的颜色,还要懂一点三角函数?!( 二 )
sin(x)=t在不同维度的结构形式
见证奇迹的时刻:进化过程的推演远古的蝴蝶并没有现在这般绚丽的色彩 , 而当蝴蝶翅膀上的数值模型越来越复杂 , 显示出的色彩也越来越多了 。
现生蝴蝶的微纳结构主要分为四大类 , 它们分别是广泛存在与蓝闪蝶中的类树枝状结构 , 凤蝶中的孔状结构、凤蝶眼斑中的坑状结构以及存在于一些小灰蝶中的三维复杂光子晶体结构 。
以蝴蝶鳞片化石信息中发现的早期多层膜结构的数学方程(sin(x)=t)为基础 , 添加其他结构特性对应的特征三角函数 , 可得到现生鳞翅目四大类典型结构的数值模型 。
现生蝴蝶四大类典型结构的数值模型
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光学模拟结果显示 , 当垂直的“树干”结构逐渐生长出“枝杈”后 , 观察者几乎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翅膀的金属色泽 , 且颜色变得更加闪亮 。 原来蓝闪蝶蝴蝶翅膀中明亮的蓝色是这么变来的!
树枝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光学性能的变化
当竖直多层膜逐渐弯曲并演化为纳米孔时 , 结构对光的捕获能力逐渐加强 , 可使蝴蝶更加高效地吸收太阳光能量 , 有助于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凤蝶充分利用太阳光以维持体温 。
纳米孔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光学性能的变化
当多层膜产生褶皱且相邻多层膜逐渐联结演化为三维螺旋二十四面体结构时 , 结构的饱和度不断提高 , 这意味着警戒色不断增强 , 有利于小灰蝶个体利用翅膀上鲜艳的色彩达到恫吓天敌的效果 。
gyroid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光学性能的变化
除鳞翅目外 , 其他昆虫如叶蝉、甲虫中的微纳结构同样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得到与之匹配的精确数值模型 。 由于构型数值方程采用三角函数表达 , 参数的取值和设定都可以极大简化 。
本研究利用基于三角函数模型有力支撑了鳞翅目多层膜结构起源假说 , 还原了蝴蝶中几类典型翅膀鳞片微纳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对应的光学性能的优化 。 也为仿生构型化的材料制备和器件设计提供了理论模型基础 。
随着加工和制备技术的进步 , 在未来的生活中 , 相信微纳结构将在低能耗辐射降温、光学传感器、高分辨液晶面板、轻质高强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毒蛇的天敌终于出现了!吃毒蛇就像吃辣条,简直不可思议
- 《猩球帝国2》不管在哪里都有善良的灵魂
- 退休大妈坦言:50岁以后最难熬的日子开始了,想躲也躲不掉
- 海水取之不尽,为何不引入沙漠?中东的后果说明了一切
- 180多年内,响了100亿次的牛津电铃,人类至今不知其内部构造
- 未来的太空旅行,12个即将发射的运载火箭,你最期待哪一个?
- 玛雅金字塔是否曾受到外星人的帮助?
- 长江的“大试验”:宜都出现大量鱼卵,三峡水库洪峰见成效?
- 人间悲剧贝弗利,最惨的球队精神领袖,招募詹姆斯,惨遭无情甩卖
-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但古人怎么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