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研究生自杀事件:与水蛭母亲的变态共生( 二 )


白天 , 杨元元要上课;下课后 , 她要继续打工做保洁;晚上 , 她还要帮妈妈在学校里卖茶叶蛋 。
最关键的是 , 她妈来了以后 , 她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再找她玩了 , 她在学校里彻底连朋友和社交都没有了 , 谈恋爱就更是不可能 。
当别的同学纵情享受大学生活时 , 只有杨元元过着苦行僧似的日子 。







2002年 , 杨元元大学毕业了 。

本以为熬到毕业 , 一切就会好转 。
但那年正好赶上了应届毕业生激增 , 再加上杨元元因为没有还清助学贷款 , 毕业证被学校扣着 , 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
但对这一点 , 杨元元她妈觉得不能理解 。
我一个小学毕业的都能找到工厂工作 , 你一名牌大学生和我说你找不到工作 , 不是开玩笑吗?
其实 , 杨元元并非找不到 , 她也有不少不错的机会 , 只是她妈都不喜欢罢了 。
首先 , 杨元元因为成绩好 , 当年已经考上北大的法学研究生 。 结果呢 , 家里实在没钱交学费 , 只好放弃 。
后来 , 杨元元又考上了湖北一个小镇的公务员 , 离她家又近 , 又是铁饭碗 , 这次妈妈总该满意了吧?

谁知道她妈还是不同意 , 理由是“不想让孩子到小地方去” 。





行吧 , 杨元元继续找 。
这次 , 西北大学给她发了面试通知——211大学教职 , 这总可以吧!激动的杨元元马上买好了火车票 。

呵呵 , 果然她妈又是一盆冷水给她泼过来 , 非说这是骗子 , 而且离家又远 , 不让女儿去 。

后面 , 杨元元还找了不少工作 。
她妈不是觉得远 , 就是看不上 , 要么就是觉得不靠谱 , 就这么生生拖着 。
直到实在拖不下去了 , 杨元元只好去了一家武汉当地教培机构当英语老师 , 而她妈则在一个跳蚤市场摆摊 , 维持生计 , 母女二人继续相依为命 。
期间 , 杨元元还干过不少别的工作 , 但没有一份能干得长久 。
白天她要上班 , 下班后她还要帮着她妈练摊 , 晚上回到出租屋还要继续复习考研 , 但因为工作后没办法静心复习 , 连着考了三年都没考上 。
因为没手机 , 后期她的社交圈也越来越封闭 。
不过这期间 , 发生了一件事 , 对杨元元有不小的冲击 , 那就是她弟弟被北大保研直博了 。
毕竟自己也是个学霸啊 , 弟弟都能考上 , 自己为啥考不上呢?
现在自己打工也有了一点积蓄 , 她又重新燃起了考研梦 。
2008年 , 她奋力一搏 , 最终成功上岸 , 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的研究生 。
这时 , 她已经30岁了 。





而这次之所以选上海 , 也是因为妈妈有个“上海梦” , 对上海十分向往 。
不管怎么说 , 生活马上要重新开始 , 自己又有了新的奔头 。
等研究生毕业 , 一定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了 , 她们母女也能结束这种四处漂泊的日子了 。
但杨元元她妈哪能这么轻易退场?既然女儿去的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上海 , 那自己理所当然也要跟着去了!
于是 , 杨元元又一次妥协 。 还是老办法 , 带妈妈住宿舍呗 。





杨元元的同宿舍女生都没见过这种阵势 , 咋上研还随身带着个老太太?也太别扭了 。 于是一个个地都搬了出去 。
好呗 , 这下宿舍彻底成了她们母女的专属房间 。

杨元元在同学的眼里 , 也成了被嘲讽的异类 , 被人指指点点 。
有人说 , 那学校不管吗?管啊!上海海事大学在这方面确实没有武大好说话 。
当学校听说了这事儿后 , 马上就给杨元元发了通知 , 让她妈赶紧搬出去 。
杨元元不甘心 , 还给学校写了申请 , 说了自家的困难情况 。





但学校还是以不合规矩为由拒绝了 。
宿管和她下了最后通牒:你妈要是还不搬走 , 毕业证和学位证你也拿不到 。
那天 , 深秋的上海下着瓢泼大雨 , 杨元元冒着雨去给她妈找房子 。
但上海的房子哪有那么好找 , 找来找去也没找到 , 只好花了100块住了宾馆 , 母女二人都心疼坏了 。
第二天 , 好不容易找到了房子 , 但却拿不到钥匙 , 杨元元妈妈就在学校的礼堂前的长椅上坐了一晚上 。





第三天 , 终于拿到了钥匙 , 进去一看才知道 , 整个一家徒四壁的毛坯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