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35年拉“房车”徒步30万公里,“天下第一疯”谢建光,长眠于拉萨( 二 )


每当他在路上有所思所想 , 有喜闻乐见之事都会用短信发给自己有文化的好友 , 而这些友人则帮他整理出来将之发到网上 , 这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谢建光 。
后来他自己也换了智能手机 , 便开通了微博 , 在路上的他更像是个流浪在世俗之外的诗人 , 你可以从他的微博字里行间中读出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 。

而这些微博中所展现的他 , 仙气中有透露着俗气 , 雅俗共赏 , 他俨然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旅行者那么简单了 。 他边走边写 , 在网上不知疲倦地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 乡村毗邻高楼大厦都是他灵感的来源 , 他不仅仅只是在路上给别人看他走过的风景 , 还在思索着自己人生的意义 。 “只走不思是无聊浪费 , 走着思着是心量大的”他这样告诉自己 。
后来他又走到了西藏 。 同上一次入藏不同 , 这次 , 他多了许多朋友 。 路过朋友的咖啡馆里小坐养神 , 在藏族姊妹的屋里品品酥油茶 , 人们都是为生活而生活 , 而他却是为心灵而跋涉 。 路上苦头不少 , 但好在有那么多良友在远处陪同 , 在故地重游时有熟人可访或许这就是谢建光自己在探索所追逐的人生 。

“驴友之父”的不辞而别
2016年4月谢建光的微博在此永远没有了更新 , 他自己也永远地停留在了拉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 , 同年 , 怀着对谢建光多年的敬佩与缅怀 , 他故乡宁波的好友替他整理好一路上所见所写 , 出版了他的自传书《疯行天下》 。
同我看过的《侣行》这部纪录片不一样 , 这本书更多的像一个普通人寻找人生意义的日记本 , 他记录了一个没有文化的流浪者如何成为一名流浪诗人哲学家的故事 。

有人问过我 , 长辈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的子女结婚生子 , 可能就是怕他们的子女以后会客死他乡而又无人问津在一片陌生的地方离去身边却又没有至亲 。 有的人把人生当作一场旅行 , 而谢建光则是把自己的旅行当作了人生 。
【自驾|35年拉“房车”徒步30万公里,“天下第一疯”谢建光,长眠于拉萨】他做的是对还是错 , 已经没有探讨的意义也没有人能够定义 。 但我知道 , 他在自己漫长的34年旅行中 , 寻找到了自己旅行的目的 , 找到了自己人生中所想找寻的“灯塔” , 路上一路走来喧喧闹闹走在市井之中遇到那群也想背上背包上路却又被生活所困的人 , 他带着的是他们的寄托上的路 , 他也不是在漫无目的的旅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