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酷爱“自相似性”
比如说 , 树木和它的枝丫 , 有着自相似性 。 而这些枝丫的形状 , 又与人类身体里交错的血管有着自相似性 。 如果我们按照分形理论一直向上观察 , 就会发现这宇宙真的符合“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的说法 。
哲学家张世英认为:万物皆是宇宙联系之网的交叉点 , 宇宙间的每一人、每一物甚至每一人、每一物的构成部分都成为一个千丝万缕的联系、作用与影响的交叉点……每一人都向全宇宙开放而囊括一切 , 一切又向它集中 , 交织于它 。
宇宙可能与人脑具有自相似性
最后就是宇宙的运行似乎总是在“数学线”上 , 有些人可能会说难道不是物理学吗?事实上 , 物理学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助力 , 而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克思·泰格马克表示 , 假如未来我们证明了所有物理定律的产生都是“基于算法” , 那么就能够坐实咱们所处的宇宙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这件事了 。
计算机宇宙的构想图
此外 , 他们还谈到了量子力学的发现 , 不论是薛定谔的猫还是双缝干涉实验 , 都代表着我们以微观世界去观察这个宇宙的时候 , 它似乎就出现了各种bug , 这种bug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 对此 , 马里兰大学研究基础物理学的詹姆斯·盖茨表示 , 从原子层次分析的结果来看 , 也能提供证据 。
盖茨研究亚原子层次的物质 , 比如夸克 , 它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构成成分 。 他说:“支配这些粒子行为的规则原来具有类似于在计算机中操纵数据时纠错的特点 。 那么 , 也许这些规则真的是计算机代码 。 ”
双缝干涉实验
相信大家看完以上这些论据 , 会惊出一身冷汗 , 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会坚持人类不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 。 也难怪 , 人们总会说物理学家都是“疯子” , 想象一下 , 如果我们在宇宙规律和真相的过程中 , 碰见了这么多诡异的巧合 , 想必也会怀疑人生吧!
值得一提的是 , 其实跟这一看法有些相似的“模拟论”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
我们人类又是真实的吗?
“模拟论”的存在许多人应该都玩过模拟类游戏 , 比如《模拟人生》 。 在畅快游戏的时候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产生过这样的错觉 , 就是电脑当中这些角色会认为自己是真的“活着”吗?还真说不定 , 他们在游戏中可能也在努力学习、认真工作 , 按照我们的操作去恋爱和生活 。 这样的话 , 谁会怀疑自己只是虚拟世界的一串代码呢?
早在十七世纪时 , 勒内·笛卡尔就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 即你怎么知道自己没有生活在模型之中 。 而事实上 , 人类从诞生以来经历的各种“天灾人祸” , 都像是我们对模拟人生中人物做的那样 。
《模拟人生》中的游戏角色
在觉得不合适或者不好玩的时候 , 我们就会删除角色 , 选择“重启” 。 而这时 , 大家不会对那些角色抱有怜悯之心 , 毕竟我们知道他们是虚拟的 。 而站在宇宙之外看我们的那个“人” , 对待人类也是如此 。 这样来看 , 老子在《道德经》当中所说的“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其实就很有道理了 。
或者说 , 有可能是人类自己模拟了自己 。 许多未来学家都认为 , 人类有机会在科技的进步之下将自己变成“后人类” 。 所谓的后人类 , 就是把我们的思维上传到计算机上 , 然后利用人工智能取代自己的肉身 。 其实现在被炒得火热的“元宇宙” , 就有这个意思了 。
AI人工智能
可是 , 像“元宇宙”这种东西的存在 , 不仅代表着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了新的高峰 , 还隐藏着诸多的危险 。
元宇宙的概念图
“元宇宙”有风险大家可能觉得 , 元宇宙不过是一个加强版的互联网而已 。 但实际上 , 元宇宙的设计更高级 , 它能让你快速沉浸于其中 。 长期全身心地沉浸在元宇宙当中 , 就会变得“虚实不分” , 最终无法逃脱 。
实验表明:小白鼠在显示着障碍墙图像的虚拟环境中 , 会把虚拟障碍当作真实的障碍物 , 像走进真实迷宫一样来回寻找出路 。
沉浸元宇宙的构想图
此外 , 当人在元宇宙当中放纵完之后 。 重返现实势必陷入“虚无主义”当中 , 只想逃避和沉溺在那个美好的世界 。 这样的话 , 我们会彻底沦为感官动物 , 忘记人生的意义 。
推荐阅读
- 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多少株植物产生的氧气能供一个人呼吸?
- 太狗血!马斯克和下属生下双胞胎后,前妻诞下Y娃,他还交了女友
- 重大发现!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磷、碳,这是生命的基本元素
- 消失12天后马斯克回来了,晒出与“大人物”合影,网友:有猫腻
- 猎鹰9超级重型火箭被运往发射台
- 移民火星何时能实现:高清火星图像!
- 地外文明是什么?世界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
- 俄工程师曾惹怒马斯克:往他身上吐口水
- 高端大气的火箭发射,看来真要被马斯克完成“白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