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将像手机般改变生活,未来5-10年慢病或能根治!( 二 )


02“人造器官”指日可待  未来机遇与风险同在
“未来我们可能会结合3D打印、基因编辑等技术去开发人造器官或者新一代的靶向性的干细胞制品 , 又或者是通过基因编辑对一些遗传性疾病做基因消除 , 对先天性疾病做一些根治性治疗 。 ”
专家以“智能手机”来比喻干细胞在未来对人类社会的改变 。 在智能手机出现前 , 手机在人们概念中只是一个用以通话的电子设备 , 但如今能支付、拍照、阅读、导航……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
同样 , 未来干细胞如果在预防疾病、抵抗衰老、治疗难治性疾病等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应用 , 对人类的平均年龄、工作年限等各方面都会有跨时代的改变 。

“传统医药 , 无论是化药、靶向还是当前最新的PD-1的抗体药 , 都是一个小分子、一个抗体 , 进入人体后会影响到很多代谢的过程 , 对身体产生一些不可控的风险 。 但干细胞是一个活性的个体 , 并不会在体内产生太多副作用 , 因此风险比常规药物小很多 。 ”葛啸虎解释道 , “比如间充质干细胞 , 其安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公认;再比如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已有几十年历史 , 挽救了很多白血病小朋友的生命 , 这是临床上干细胞安全应用最好的例子 。 ”
03起步晚 , 发展快:“中国技术”续写干细胞史
自1950年科学家发现骨髓细胞移植能挽救遭受致死剂量辐射的动物生命以来 , 人类研究干细胞已有了近70年的历史 。 其中中国科学家、科研机构的名字在这段历史中活跃的年份虽然较迟 , 散布也较为零星 , 但在近十年来已有了迎头赶上之势 。 专家表示 , “我国干细胞研究处于一个‘起步晚 , 发展快’的状态 。
日前 , 干细胞研究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 , 来自国家的认可与支持对干细胞领域无疑是重要的发展信号 。
研究表明 , 许多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往往有抑郁情绪相伴随 。 “无法治愈”的心理压力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患者头顶 。 目前 , 干细胞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 虽仍需上下求索 , 但首先给患者带来能够“根治”的希望 , 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缓解心理压力的效用 。
以目前国家政策的力度与国内干细胞发展状况来看 , 能够“逆转”某些以往被认为是绝症的疾病将指日可待 。 同时 , 随着3D打印、基因编辑等“黑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加入 , 未来干细胞技术也许会彻底颠覆传统的医疗观念 , 给我们带来超乎想象的“惊喜” 。
04定期回输干细胞可以延缓衰老 , 降低疾病发生率
关注健康应该从关注细胞开始 , 因为人体是由50万亿个200多种细胞组成 , 人体每个细胞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老、病变或凋亡 , 然后再新生 , 如不能及时替补 , 人体便会出现衰老和各种急、慢性疾病的现象 。

要解决这个问题 , 给体内增加“万能”细胞和各种富有活力的细胞是抗衰老和减少各种急、慢性疾病的最佳方法 , 因为补充细胞可以刺激新生新的细胞、修复受损的细胞 , 激活休眠的细胞;并起到带动自身的细胞活动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