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于是在1977年 , 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先后升空 , 以引力弹弓加速为主要动力 , 辅以核同位素电池 , 开始深入探索太阳系 。
1979年 , 旅行者一号开始了对木星的探测工作 , 并确认了木星上的大红斑 。
1980年 , 旅行者1号到达土星 , 向地球传回了上万张彩色照片 , 其中包括绝美的土星环 。
但真正让旅行者一号“名垂青史”的 , 并不是这些美轮美奂的行星照片 , 而是旅行者一号最后拍摄的一张满是“噪点”照片 。
在1990年2月14日 , 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完成了基本探测任务 , 当时它距离地球64亿公里 , 为了节省能量 , NASA准备关闭旅行者1号的部分设备 , 其中就包括摄像机 。
在关闭摄像机前 , NASA给旅行者1号发射指令 , 让它调转方向朝着太阳系拍摄了最后一张照片 , 并用了将近6个小时的时间把这张照片传回地球 。
从摄像的角度来看 , 这张照片黑乎乎一片根本不合格 , 但它的影响力却超过了旅行者一号之前拍摄的任何一张照片 , 因为每个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渺小 。
暗淡蓝点
在这张旅行者一号拍摄的最后照片里 , 你放大仔细观察的话 , 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微小的蓝点 , 那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 在这个小点上 , 每一个你爱的人 , 每一个你认识的人 , 每一个你曾听说过的人 , 以及每个存在过的人 , 都在这里度过一生 , 这里集结了一切的苦难与欢乐 , 每对充满希望的孩子与父母 , 每对相恋的情侣 , 每个超级巨星 , 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 , 都住在这里 , 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上 。
而在这张后来被命名为“暗淡蓝点”的64万像素照片上 , 地球只占了0.12像素 。
31年后的今天 , 旅行者1号和地球的距离已经超过了225亿公里 , 相当于地球和太阳距离的150倍 , 旅行者1号发出的信号 , 需要大约21个小时才能被地球接收到 , 假定奥尔特云存在的情况下 , 以目前17km/s的速度 , 旅行者一号再有3万多年 , 就能飞出半径一光年的太阳系 。
宇宙的极限在目前的认知中 , 宇宙一般指的是可观测宇宙 , 也就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 , 半径465亿光年的球形时空 , 但因为宇宙还在超光速膨胀 , 所以这个直径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 , 很可能只是“大宇宙”的冰山一角 。
现如今虽然很多人都知道 , 地球只是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 , 但很少有人认真想过宇宙的尺度 , 所以接下来我们将重新认识宇宙 。
首先是地球 , 直径为1.33万公里 , 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 。
再来看太阳系 , 这是一个以太阳和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所组成的集合体 , 包括太阳、8大行星、205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 。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 是4.22光年外的比邻星 , 而包裹这些恒星的猎户座旋臂长达10000光年 , 宽度为3500光年 , 但这远不是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