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幼苗种植技术与管理

猕猴桃幼苗种植技术与管理嫁接苗 。猕猴桃生长环境

总计投入大约4500元/亩 。在苗高达30 cm 时, 进行第一次摘心, 以后长出副梢后留6~ 8 片叶进行多次摘心 。 同时, 要及时剪除基部的萌蘖枝, 以保证主干粗壮, 嫁接部位光滑 。 追肥要少量多次, 追肥前除净杂草, 不可把肥料撒在幼苗叶片上, 从6 月中旬至8 月中旬追肥, 每隔10 d 施肥1 次, 每次施尿素2~ 4 kg/ 667 m2 。

1、气候:猕猴桃属阳性树种,耐半阴,喜阴凉湿润环境,怕旱、涝、风 。耐寒,不耐早春晚霜 。宜选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在生长季节降水较为均匀、空气湿度大、早晚霜害和冻害较少的地区,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种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较为适宜 。

摘心:从7月初开始,猕猴桃新梢生长发育逐渐进入高峰期,此时应及时进行第2次摘心,以防风斩、缠绕、控制枝条徒长和促使养分向果实转化 。嵌芽捆绑:将削好的接芽嵌入砧木削面,使砧、芽削面两边的皮层相吻合,再用塑膜条将芽砧包捆,除捆紧外,还要露芽包严砧木顶端和接芽枝干,捆包时一定要稳捆,不得松动摇摆 。 马耳朵腹接:主要是改接大树采用的方法 。

2、土壤:猕猴桃生长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强酸或碱性土壤需改良后再栽培 。

所施肥料的种类,可根据各地肥源条件确定 。 施用时,应按照不同树龄和不同肥料的有效成分含量,参考上述的标准,折算出各种肥料的所需量,合理进行施肥 。 施肥量的确定 按照猕猴桃果园的树体大小及结果量、土壤条件和施肥的特点,确定施肥的数量 。


3、光照:猕猴桃喜光怕晒,野生植株基本都长在阴坡或半阴坡及河畔,有极强的利用散光的能力,即便是在一棵大树上缠绕依附生长都没有任何问题,但不能过分隐蔽,如果严重缺光照,就会发生枝条枯死,通俗讲就是喜阳光但怕高温 。

一般一年施肥4次左右 。 秋冬肥(9~12月):采果前后至落叶时进行,以土杂肥结合复合肥进行沟施或扩穴施 。 萌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前施复合肥和尿素 。 谢花肥(4月中旬至5月上旬):谢花前后施1次复合肥和尿素 。


4、温度:温度是限制猕猴桃分布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每个种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存 。猕猴桃大多数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即亚热带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

猕猴桃幼苗种植技术与管理雌花开放后3d之内均可进行授粉,但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授粉受精后果实内的种子数和果个会逐渐下降,以花开放后二日内授粉效果,第4天授粉坐果率显著降低 。选择园地猕猴桃最适合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渗水性好、保水能力强的沙壤土上 。 栽植栽时,要把猕猴桃苗木扶直、摆正,使根系舒展,绝对不能让苗根接触底肥,否则会烧死苗木 。 同时还要注意把苗木的接口露在地表以上 。 栽后,提苗踩实,并浇足水 。 易引起药害的应低浓度增加使用次数;需求量大的,即使使用高浓度也应增加使用次数,如:沼液、草木灰等,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


5、施肥:猕猴桃喜肥怕烧,一旦缺少无机养分就表现出黄化、小叶、停长等现象,因而猕猴桃对肥分比较敏感,但肉质根系对土壤盐分浓度也很敏感(特别是持续高温干旱),从而形成新的矛盾对立体,生产上要求少量多次施肥法,即能满足肥分需求又不致产生肥害,这就是猕猴桃的喜肥怕烧 。

采用气调或者限气贮藏时,除了严格控制低温和高湿条件外,控制环境中较为适宜的气体组合为2%~3%氧气和3%~5%二氧化碳 。 如果没有保鲜冷库,建议果农朋友,把猕猴桃果实储藏保鲜温度控制在0℃左右,相对温度90%~95%,配以适当的防腐保鲜剂等辅助措施 。


6、水分:猕猴桃喜水怕涝,夏季叶面蒸腾作用非常旺盛,需水量相对较大,因而6~8月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70%较理想,但同时猕猴桃的根系为肉质根,呼吸作用强烈,需要土壤的的氧含量较多,也就是要有必需的土壤透气性,因此根据土壤水、气的消长关系,不能过多浇水 。


果园灌水采用小水畦灌,一般套袋前适当灌水,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 套袋前需喷一次杀菌剂,与套袋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天,最好当天喷,当天套袋,可选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低毒低残留药剂,不要选用乳剂,易造成果面留斑,药液干后即可套袋 。

猕猴桃幼苗种植技术与管理

【猕猴桃幼苗种植技术与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