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怎么灭亡的 韩非怎么死的
文章目录[隐藏]
- (01)韩非的无奈
- (02)命运的悲剧
- (03)中国人的最高荣耀
随着《大秦之符》接近尾声,很多人开始下线,战国也进入了最残酷的一面 。赵霁和老艾终于停止了折腾,吕不韦也无怨无悔地离开了 。
廉颇不在了,李牧死了,赵也快死了 。杀了赵的两位将军,一切都朝着不可阻挡的统一结局发展 。
【秦国是怎么灭亡的 韩非怎么死的】虽然我们知道结局很久了,但是看到李牧下线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难受 。看到韩非最后死在李斯怀里,我深受感动 。
李牧的死更多的见证了秦朝不可阻挡的统一 。秦朝这里人才济济,赵国却只有一个李牧 。即使没有郭凯,李牧的失败也是大概率事件 。
但是,韩非的死和战国末期没有关系 。韩非的死更多的是一种选择命运的无奈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败,而是你根本没有选择 。
(01)韩非的无奈韩非是个很有才华的人 。他受的是李斯的教育,李斯只是大学者荀子手下的一个穷小子 。他非常羡慕韩非,一个有着良好学术背景和能力的同学 。
当年,韩非的确有令人羡慕的资本 。作为战国之子,他英俊潇洒,博览群书,勤奋好学 。按现在的话来说,韩非是学校里的学霸,李四只是个好好学习的穷屌丝 。
但这是命运的残酷嘲弄 。多年后,两个同学再见面时,一切都天翻地覆了 。李斯成为秦王嬴政身边的红人,代表嬴政考验汪涵 。
韩非成了极度弱小的韩国的牺牲品 。秦王的军队四面楚歌,因为他想得到这个人才,因为嬴政读了韩非写的书后大为惊叹 。这样的人才怎么采取措施?
于是无心的韩非去了秦国,秦王嬴政也花足了钱买人才,因为这是秦国的传统,只要是人才,他从来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人 。
决定秦国命运的百里奚、商鞅、张仪、、李斯等人都不是秦人,更何况是无数为秦国效力的无名“洋人” 。
战国时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人才流动性最好,地位最高的时代,因为没有人离开自己的位置,不被齐国通缉的可以去魏国,不被魏国通缉的可以去秦国 。简而言之,战国时期,无数名人圣贤为“他国”效力,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
为“他国”服务,根本不会成为这些人内心的障碍,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世界和更广阔的舞台,根本不会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祖国 。
但韩非不一样 。有选择的人太多了,但是韩非没有选择,因为他是的儿子,他是韩国的皇族血脉,更重要的是,他无法说服自己为秦国效力 。
(02)命运的悲剧自从韩非入秦,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秦王政非常喜欢韩非,但他清楚地知道韩非是汪涵的儿子 。他为什么让韩非入秦?
一是秦国人才济济,只要人才在秦国都受欢迎,二是韩非只是空一个韩国皇室的头衔,在韩国根本不受重视 。他曾多次写信给汪涵,力劝改革的重要性,但汪涵不听,使韩非心灰意冷,最后他只能努力工作 。
基于这种考虑,秦觉得韩非可以为己所用,但同时在战国时期,各国对超级人才也有明确的态度,一旦不能为己所用,就杀之 。
商鞅年轻有为时,措叔向魏惠王极力推荐商鞅,并说如果不用商鞅,就必须杀了他,防止他去别的国家 。
李很有才能,秦国的想重用他 。然而,他告诉他的手下,如果李斯胆敢逃离秦国,他会直接杀了他 。这是郭襄的态度,他真正思考这个国家 。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集商贾之术、生子之术、神道之术于一身 。与李四相比,他的才华更胜一筹 。
这个天赋足以引起秦王的注意,但同时也足以激起秦王的杀戮之心 。后来的很多事实表明,韩非作为韩国皇室,根本不能忘记自己的家国,更不能背叛韩国 。
与郑国不同,他最初是被派去削弱秦国的,但作为一名水利专家,郑国渠最终被修复了 。秦王很慷慨,把这条运河命名为郑国渠,这个人坚定不移地为秦国效力 。
韩非的身份注定了他不会投身秦国 。当年李四羡慕韩非,现在轮到韩非羡慕李四了 。他多希望自己能像李四一样彻底忘记家国,报效秦国,可是韩非做不到 。
这是贵族和平民对国家的态度 。归根结底,平民其实对国家没有太多的认同,谁统治他们都差不多,贵族就不一样了 。他对王室有强烈的归属感 。
虽然著名的楚国是一个三户死的地方,但是大家最熟悉的还是项羽是楚国人 。最终灭秦,但其实刘邦也是楚人,但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刘邦自己也很少把自己当楚人,而项羽却处处标榜自己是楚人 。
身份不同,立场不同,态度不同,自然导致态度不同 。韩非被李斯毒死了 。这是秦的主意,李斯不能单独做决定 。韩非死在李斯怀里,这是一种解脱 。
(03)中国人的最高荣耀中国自古就有立功表现三仙的传统 。在这里,对一个人的成就的最高礼遇就是称某人为儿子 。一旦你有了这个名字,你就可以被世世代代崇拜 。
孔子的孙子老子,只要有了儿子,身份就不一样了 。有没有儿子,那个历史位置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作为法家宗师,韩非最后的历史地位是明确的,他的名字也带着一个儿子,叫韩非子 。
按照名字越短越牛的原则 。为什么韩非叫韩非子,因为别人都是两个字?
这真的是韩非的厄运,不仅生前如此,死后千年也是如此 。他原名韩子,《史记》中称他为韩子 。万万没想到,一千年后的唐朝,出现了文学成就已经衰落了八代的韩愈 。
我以为韩愈那么牛逼,就叫韩子好了,但是一个人不能同时有两个韩子,所以韩非被迫改了名字,叫韩非子 。
什么叫无助?这是无奈之举 。你不仅生前没有选择,甚至死后也是无依无靠 。你好不容易进了顶尖的人才团队,名字却被迫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自己没有两个字的学长很奇怪 。不过,韩非已经不在乎这个了 。只是后人悼念的时候,会平白多了很多感慨 。
推荐阅读
- 什么成语出自荆轲刺秦王这篇古文
- 庆国是古代的哪国
- 古罗马和秦朝打过吗
-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有利条件是
- 英国是欧盟国家吗
- 古时的燕国是今哪个省
- 被称为风车之国是哪个国家 印度的国鸟是什么
- 我国古代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
- 金砖十国是哪十国
- 什么APP可以看秦时明月1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