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路者说:在额尔古纳 , 向西走到额尔古纳河畔 , 沿着边境公路往北走 , 会经过五卡、六卡、七卡之类的地方 , 这些地方其实绝棒的星空观景处 。
自驾小贴士:额尔古纳市距室韦镇约157公里 , 行车用时约3小时30分钟;沿着G331三河乡、过恩和民族乡、下吉宝沟而到室韦镇 , 或者可以沿G331往黑山头方向走 , 在黑山头镇转X904 , 一路沿着额尔古纳河 , 过五卡、六卡、七卡、八卡等地方后抵达室韦 。
第八站 室韦
浓郁的俄罗斯风情
由黑山头镇沿着X904一路北上 , 可以选择在额尔古纳河的陪伴下直接抵达室韦
。
当然 , 更多旅行者会选择在七卡屯向东去到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 这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
你会发现这里的群众有着明显的欧洲面孔 , 他们说着中文与俄语 , 唱着“喀秋莎” , 吃着可以重达3、4
老袁环中国时在室韦遇到洪水?
恩和的居民 , 其实基本是俄罗斯族或华俄后裔 , 他们有的是百多年前的淘金者 , 有的是十月革命的逃亡者 , 但先辈的颠沛流离 , 成就的是这些后裔在额尔古纳河畔安全地繁衍生息 。
在这里 , 自驾旅行者无须跨越国门 , 就可以体验浓郁的俄式风情 。
室韦?
由恩和乡往北 , 可抵室韦 。 这是一座小小的边境城镇 , 一样充满俄式风情 , 但比恩和乡更接近俄罗斯 。
若说这里的特色 , 除了木刻楞房子、无边无际的草原外 , 可能就是那中俄友谊大桥 , 桥下的额尔古纳河悠悠流淌而过 , 见证中俄的友谊 。
勘路者说:过去北极村有两种走法 , 一种是走S302去到金河镇 , 后过满归镇、漠河市而到北极村 , 沿途城镇多 , 居住、补给都不算难 。 但另一种是沿着恩和哈达河河谷走 , 沿途建议在奇乾乡住一晚 , 之后再出发 。
虽然G331是边境公路 , 但其实也有更接近中俄边界的公路 , 但那些基本是属于林场的林区路 , 如遇设障等情况走不通 , 就只能顺着G331去到北极村 。
去年老袁环中国跑这条线的时候 , 遇到东北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 不得不改道 , 所以如果你也在夏季走这条路 , 由于沿线的补给点并不多 , 村镇少、人口少 , 最好多备一些物资 , 尽量少淌水 。
自驾小贴士:室韦镇距北极村约580公里 , 行车用时约12小时40分钟;从室韦走G331过加疙瘩村、激流河 , 如果累了 , 可以在奇乾乡入住 , 之后过腰甸、五道沟 , 沿恩和哈达河进入黑龙江 , 最后过洛古河村而抵北极村 。
(五)黑龙江风光段
走上这一段 , 比较有趣的是黑龙江两边的中俄边境对比 , 我们这边往往是随处可见的建筑 , 人也比较密集 , 但俄罗斯那边往往是三三两两的建筑物 , 很多都是哨所 。
第九站 北极村
找北 。
北极村原是一个比较冷清的边境小村庄 , 但“中国大陆北极点”赋予了它特殊的含义 , 由此以后 , 在北极村“找北” , 成了自驾旅行者乐此不疲的一件事情 。
北极村相较于我国其他地方纬度高 , 靠近北极 , 所以这里冬长夏短 , 最长可达7个月以上 。 在北极极夜时期 , 黑夜的时间往往很长 , 反之在北极极昼时期 , 这里的白天也会更长一些 。
在村中 , 你可以见到许许多多带着“最北”二字的建筑 , 比如最北哨所、最北小学、最北邮局等等 , 甚至你会发现上个厕所 , 都可以见到外面挂着最北厕所之类的牌子 , 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
北极村 , 图源@《图虫创意》
从地理位置上看 , 最北的村庄其实是北极村旁边的北红村 , 它最初的名字叫做大草甸子 , 除了基建比不上北极村外 , 来这里的旅行者也不算太多 。
不过每逢冰雪消融 , 温度升高时 , 可以跟着热情好客的村民走进原始森林中“采山” , 如采摘一些野菜、野果等等 。
或者去到黑龙江第一湾 , 这是一个长达30余公里的Ω形江湾 , 为江水回流急转而形成的独特景观 。
自驾小贴士:北极村距黑河市约633公里 , 行车用时约10小时;由北极村走G331 , 过呼玛而到黑河 。
(六)松嫩平原段
由黑河往北安 , 进入通肯河、呼兰河流域 , 便意味着进入了东北平原 , 但在黑龙江内 , 这片区域被唤作松嫩平原 , 而平原之上的哈尔滨 , 是一座非常好玩、好吃的城市 。
第十站 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