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的\屁\有什么秘密?竟然有降低\温室效应\的线索( 二 )


地球上的甲烷有好几个重要来源 。 首先 , 地球上终年被冰冻在摄氏零度以下的陆地 , 地理学名词叫作\"多年冻土\"(permafrost) , 多年冻土多半分布在南北极 , 占地球陆地面积20% , 里头就储存了甲烷 。 多年冻土融化时 , 甲烷就会被释放出来 。

如果地球的温度上升 , 多年冻土融化的程度超乎寻常地增加 , 释放出来的甲烷自然随之增加 , 也是科学家对于地球暖化可能引起的恶性循环隐忧之一 。 再者 , 在低洼的溼地和种植农作物的水田里 , 微生物也会制造甲烷 , 特别是反刍动物如牛、羊和鹿 , 牠们在消化食物时 , 体内的微生物会经由发酵过程产生甲烷 , 并透过打嗝和放屁的生理反应把甲烷释放出来 。

而估计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所有温室效应的18% 。 因此 , 面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思考方向 , 一是减少肉类的食用 , 从能源消耗的观点来看 , 饲养肉牛、肉羊的效率相当低 , 且有甲烷排放的问题 。 二是改良动物的饲料 , 减少动物体内甲烷的产生 。

三是向袋鼠学习
科学家发现 , 袋鼠排出体外的气体不含甲烷 , 因此科学家想要找出袋鼠的消化系统里有什么微生物能帮助消化食物的同时 , 不产生甲烷 , 如果能把这些微生物移到牛和羊的消化系统里 , 是否会有同样的结果 。
澳大利亚科学家说 , 袋鼠放屁不含甲烷 , 也不会导致全球变暖 , 因此他们试图让牛羊拥有袋鼠般的胃 , 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科学家想把袋鼠的屁移植到牛羊身上 , 因为牛羊身上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 , 然而袋鼠却不会 。 研究人员说 , 这种细菌还能使消化过程更加有效 , 从而使农民节省数百万美元的饲料成本 。

?尽管人们的普遍印象是 , 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国的废气排放 , 但事实上 , 在一些国家 , 牲畜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相当大比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