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瓜刚长出来就烂了

为什么西瓜刚长出来就烂了当株距较小、行距较大时,主、侧蔓可以向相反的方向生长;若株距较大,行距较小时,则以双蔓同向生长为宜 。西瓜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水果产品,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在种植西瓜的过程中,常常有农户会遇到西瓜坐果不良的问题 。

开花后,西瓜开始出现花后,温度可适当提高,白天28-32℃,夜间不低于15-18℃,昼夜温差在10-15℃时 。磷、钾肥不足,尤其是西瓜膨大期缺乏钾肥,土壤中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时,会严重影响西瓜的正常膨大和植株的正常生长 。另外密度过大、留蔓过多、整枝方法不正确、有机底肥未腐熟或氮肥过多的造成沤根、烧根等,都会造成正常的生长发育失调,影响西瓜的膨大 。

西瓜为雌、雄异花作物,虫媒花,如果在开花期遇到低温、阴雨等不利条件,则会影响其正常的授粉受精,从而引起化瓜露地栽培开花期遇阴雨天,有时雨水溅起泥滴,茸毛受到污染而造成落花或化瓜;高温高湿的栽培环境,尤其是在西瓜设施栽培中,极易造成西瓜瓜秧疯长,从而导致难坐瓜 。

每次0.5公斤,在定植后3-4片真叶时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如果是白粉病和炭疽病,可用百菌清,托布津,粉锈灵等药防治效果较好,交替使用 。防治蔓枯病、炭疽病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70%敌克松 。疫病和霜霉病可用40%乙磷铝等药剂防治 。白粉病可用粉锈宁防治 。病毒病在选用抗病品种、灭蚜、培育壮苗的基础上,要注意消灭污染源,防止接触传染,防止药剂主要有病毒疫苗、病毒A等 。对于瓜蚜、红蜘蛛等虫害,可用菊酯类、杀螨类药剂防治 。

西瓜生长过程需要强光照条件,在弱光条件下,节间长,叶大而薄,叶色淡,终会因营养不良而落花或化瓜,同时果实含糖量低,品质差 。在早春大棚或日光温室西瓜早熟栽培中,因光照不足而引起化瓜的现象经常发生 。


为什么西瓜刚长出来就烂了整枝的轻重应根据栽培品种的发枝力、长势、种植密度、土壤肥力等具体情况而进行;整枝要及时,分次进行;坐果后不再整枝;防止在操作过程中传播病害 。

一般来说,氮肥是西瓜优质、高产的基础,充足的磷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促进花芽分化,使其早开花、早坐瓜、早成熟,而钾是植物体中多种酶的催化剂,能促进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合成、糖分的增加,提高瓜的质量等 。

西瓜耐旱力强,要求相对干燥的空气和土壤环境 。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空气湿度过大,生长瘦弱,坐果率低,品质差,易诱发病害,空气湿度过低,对营养生长和花粉萌发产生不利影响 。黄瓜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幼苗期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5%,伸蔓期为70%,果实膨大期为75% 。

【为什么西瓜刚长出来就烂了】出苗至真叶:本阶段是幼苗由自养向异样转变时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和比出苗期稍低的温度 。适施氮肥,重施钾肥,补施微肥 。氮是西瓜生长必需的元素,但是氮施用量过多,茎叶生长旺盛、茎粗、叶片肥大、茎叶重叠,光合作用减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导致坐果不良,影响西瓜产量,因此,氮肥使用要适量,钾是西瓜一生需要多的元素,钾素能够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 。所以,西瓜增施钾肥更为重要 。

种植密度过大时,使田间透光不良,光线不足,植株生长瘦弱,子房瘦小或发育不全而降低坐瓜率 。

为什么西瓜刚长出来就烂了西瓜需肥量较大,因此,施足优质基肥,是获得西瓜优质、稳产、高产的基础 。因此,施肥时要注意各阶段西瓜生长的不同需求进行:但是在大棚西瓜的种植过程中,管理的是否得当也是十分的重要 。


在西瓜生长期间,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植株徒长,使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平衡,供给花、果的养分不足,造成落花或化瓜 。


为什么西瓜刚长出来就烂了西瓜双膜栽培技术是指利用双膜覆盖栽培西瓜,防止瓜苗受低温、寒风、霜冻的危害,正常生长,提早上市,西瓜双膜栽培技术 。

总的来看,西瓜养分吸收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 。幼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占整个生育期的0.18%~0.25%;伸蔓期茎叶快速生长,对氮磷钾的吸收也随之增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20%~30%;坐瓜后,瓜的膨大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整个生育期的峰,占全生育期的65%~75%;成熟期养分吸收总量占全生育期的5%~10% 。

在果实发育初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使幼果受到伤害,也会造成化瓜 。


大家都知道西瓜是喜温、耐寒、需肥较多的高产经济作物,要想获得西瓜优质、高产,科学施肥是关键 。

为什么西瓜刚长出来就烂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