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5年后,世界将被疫情变成什么样?( 二 )



新冠病毒各种变体的演化关系 。 图片来源:covariants.org
锁定奥密克戎?
不过 , 最近出现的几个主要毒株都集中在奥密克戎内部 。 从 BA.1 到 BA.2 , 再到现在正在唤起全球警惕、拥有更强传染性和免疫逃避能力的  BA.2.12.1、BA.4 和 BA.5 , 这些层出不穷的子变体的出现传达出了一个很明确的信息:下一步应该依靠基于奥密克戎的疫苗进行反击 。 走在疫苗研发前列的美国疫苗制造商 Moderna 和辉瑞已经开始了行动 , 两家公司基于 BA.1 子变体的 mRNA 疫苗很快会公布数据 , 正好能够赶上该国计划在今年秋冬季的新一轮接种 。
【【观点】5年后,世界将被疫情变成什么样?】不过 , 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是很多现有疫苗引发有效免疫反应的主要位点)和其他变体差异较大 。 科学家们担心 , 此前一直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的人 , 可能无法靠奥密克戎疫苗获得对其他新冠变体的免疫能力 。 间接证实了这个观点:感染德尔塔变体后的小鼠 , 其血清具有一定的跨变种中和作用 , 但感染奥密克戎后的小鼠血清无法对野生型、阿尔法、贝塔或德尔塔变体产生有效的中和作用;未接种疫苗的奥密克戎感染者呈现了同样的特点 , 他们康复后并不能免于其他变体的二次感染 。
一些专家认为 , 2021 年末到 2022 年初出现的  BA.4、BA.5 以及上个月以来北美地区 BA.2.12.1 的兴起 , 或许意味着病毒开始进入一种可预测的演化模式 , 但这仍不能排除未来其他变异株卷土重来的可能 。 要知道德尔塔变体并没有完全消失 , 随着全球人口对奥密克戎家族的免疫力不断增长 , 德尔塔的后代可能会卷土重来 。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的“双输”局面 , 包含野生型毒株和 BA.1 子变体的两种刺突蛋白的二价疫苗或许是更令人安心的选择 。 据悉 , Moderna 和辉瑞已经开始推进这类二价新冠疫苗的研发 , Moderna 将其描述为该公司 2022 年秋季的“主打疫苗” 。 根据美国临床研究检索网站 Clinicaltrials.gov 的信息 , 两家公司均在招募或进行二价疫苗的较大规模临床试验 。

不可否认的是 , 专门针对奥密克戎 BA.1 的疫苗早晚也会过时(现在这种变体已经开始丧失其主导感染者的地位了) 。 未来一段时间内 , 人类将不得不继续这场“打地鼠”一样的免疫游戏 。 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 , 肯定将无法赢得这场比赛 。
好消息是 , 部分学者认为新的具有免疫逃避能力的变体从新冠病毒家族树中萌芽的速度最终会放缓 。 此外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通用疫苗 , 希望它对所有新冠病毒变体(甚至包括那些未被发现的变体)都有效 。 另一方面 , 新变体的不断出现带来了更多的样本和数据 , 这或将帮助科学家们找到摸清病毒演化规律的头绪 。
主要来源:
https://council.science/publications/covid19-unprecedented-and-unfinished/
https://www.sciencealert.com/this-is-what-the-next-5-years-of-the-pandemic-might-look-like
https://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22/05/covid-vaccine-recipe-omicron-protection/62984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240-x
https://www.bostonglobe.com/2022/05/06/nation/coronavirus-wave-this-fall-could-infect-100-million-biden-administration-warns/
https://covariants.org/

他山石智库
专注从院士到诺贝尔奖得主邀约
大会发言/企业内训/代言背书/技术合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