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新郎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提起螳螂 , 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肯定是那对夸张的强大镰刀状前足 , 随时可以致其它生命于死地 。 最可怕的是 , 这对前足还是雌性螳螂在交配时的觅食利器 , 只是她们觅食的对象不是苍蝇蚊虫 , 而是正在“她”身上播种遗传物质的“新郎官”——雄性螳螂 , 往往交配还没完 , 甚至还没有发生 , 新郎官的脑袋就已经进她的肚子了 。
这是自然界很多螳螂的传统交配饮食方式 , 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 , 雄性螳螂大抵也心知肚明 , 为当新郎甘愿做出这种牺牲 。 不过科学家们最近发现 , 一种从南非意外引入新西兰的斑光螳螂 , 却开始习练一种特殊的武功招式 , 可以在惨烈的交配战斗中幸存下来 , 既遗传了自己的基因 , 又保住了小命 , 既当了“新郎” , 还不会被吃掉 , 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螂”儿了 。
不过看我最后的分析你就可以发现 , 耍这种小聪明实际不是什么好事 , 逃避被吃其实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 。
螳螂的性食战性食是描述这个现象的专门术语 , 是指生物在交配前、中或后攻击并猎食交配对象的行为 , 通常是雌性吃掉雄性——反过来应该就不成立了 , 雄性吃掉雌性 , 谁来生崽子呢?
螳螂的性食行为可能是最为著名的了 , 虽然在整个2400种螳螂中 , 有记录发生性食行为的仅38种 , 但被确认夫妻恩爱从不性食的也只有7种 , 科学们估计多数螳螂物种中都存在这种惨无“螂”道的可怕性食行为 。
【螳螂交配后,为何要吃掉新郎官?新娘:这是为它好】那么这种你死我活的交配战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这可能和螳螂被动性的掠食方式有关 。
螳螂如何逃避被吃螳螂那对镰刀足看起来虽然厉害 , 性食中威力巨大 , 但其它时候却不怎么管用 , 天敌众多 , 经常被蝙蝠、蛙类、蜥蜴、鸟类等拿来当点心 。 而螳螂的防御技巧基本就只限于伪装 , 通过保护色来保护自己;当这种初级防御伎俩不管用的时候 , 它就会启动次级防御:一吓二跑三装死 。
如果这都还不管用 , 一些螳螂就发展出能听到超声波的技能 , 来躲避蝙蝠的猎食 。 蝙蝠眼神不好 , 一般都靠超声波来定位食物 , 一边飞 , 一边不停地用其它物种听不到的超声波狂念咒语:天灵灵地灵灵 , 美味食物快显形……这些声波碰到其它生物 , 就会反弹回去 , 让蝙蝠听到食物令人垂涎的回应:我在这 , 很美味 , 速来吃!而这些螳螂能听到超声波后 , 随着蝙蝠越来越近 , 超声波越来越高 , 危险越来越大 , 它们就会瞅准时机 , 螺旋式地下坠 , 以躲避蝙蝠的攻击 。 是不是超级厉害?
螳螂性食的可能原因说完被吃 , 再来说吃 。 螳螂是广食性的节肢动物捕食者 , 自然状况下只吃活着的猎物 , 但它们又是守株待兔被动型的懒惰猎手 , 一般都悄悄地埋伏在某个地方 , 等待猎物经过时突然发动攻击 。
虽然它们食性很广 , 包括蜥蜴、青蛙、小型鸟类或鱼类都吃 , 但埋伏发动攻击难免不捉到同类 , 一尝之下还挺美味的 , 久而久之比自己体型小的同类也就自然成为猎食目标了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雌性螳螂如果有送上来的美味 , 岂有不吃的道理?在食和性之间你该如何选择?所以雄螳螂与其说是去送遗传物质 , 不如说是去送蛋白物质 。 螳螂的性食战大概就这样成了一种可怕的传统 , 先食后性 , 没食还性什么呢?所以在一些文化中 , 雌性螳螂就成了为利益什么都不顾的“致命情人”的代表了 。
雌性斑光螳螂可以孤雌生殖斑光螳螂(Miomantis caffra)原产于南非 , 可能是通过宠物交易蔓延到了新西兰 , 更是交配性食的典范 。
根据1994年的一项研究 , 自然界中雄性螳螂在性食战中被吃的大约占13-28% , 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生物科学研究员内森·伯克(Nathan Burke)却发现 , 在斑光螳螂中 , 雄性被吃掉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60% , 这促使他捕捉了104只 , 52对斑光螳螂开始进行观察和研究 。
伯克发现 , 其它螳螂的性食在交配前、中、后都有发现 , 而斑光螳螂却几乎都发生在交配前 , 这意味着斑光螳螂“新娘”根本就不在乎交配 , 而只在乎吃 。
推荐阅读
- 世界上最吓人的且大部分人都难以接受的食物
- 古埃及法老娶了自己的女儿,还和她生孩子,为何不觉得违背了伦理
- 动物界中的闪电侠!长颈鹿的交配时间仅有几秒,能达到效果吗?
- 为什么有些动物会在交配后死亡?
- 为什么骡子不能生育后代?都怪马和驴?看看就明白了
- 世界上最“油”的鸟,生活方式像蝙蝠,却被人拿来榨油
- 鹅与鸭杂交是否可以杂交?已有人做过实验,是否是条致富之路?
- 家里出大人物的征兆, 吉凶祸福可预知
- 穿山甲的交配时间长达20多天,为什么后代越来越少?都是人类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