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法海寺
明、清两代 , 崂山除有近百处道观外 , 也有一些佛刹如大明寺、白佛寺、清凉寺、灵鹫庵、毗卢庵等 。 后来佛寺逐渐凋零 , 到了近代 , 仅存法海寺和华严寺两处 。 法海寺在夏庄镇源头村东 , 左襟群山 , 面临大河 , 相传建于三国魏朝太和年间(公元227一232年) , 元代泰定年间重修 , 根据近年在寺侧出土的一批南北朝至隋代的佛像考证 , 可以断定它的历史不晚于南北朝时期 , 现在法海寺虽已荒废 , 但从遗址可以看出殿宇当年的宏伟规模 。
现在保存下来的元泰定时的圆通寿塔、明永乐年间的广进寿塔和玉柱寿塔 , 都是崂山最古的塔 , 弥足珍贵 。 法海寺地处李村至惜福镇、王哥庄的公路之侧 , 东南梯田叠山 , 西北平野衔海 , 果树密集 , 是崂山的水果之乡 。 每年春季 , 周围的杏、桃、梨、苹果花次第怒放 , 花团锦簇 , 历时逾月 , 是游山赏花的最佳去处 。 寺东的石门山双峰并列如门 , 有皇姑洞、仙人桥、千花顶、那罗崮等名胜 。
不其山
自李村经源头、夏庄、惜福镇、后金村往南 , 群峰中有三座并列的山峰 , 名三标山 。 此山之西 , 有一座累石状如城堞的矮峰 , 名不其山 , 又名铁旗山或铁骑山 。 达座山相当有名 , 汉代不其县即以此山命名 , 史书上有“汉武帝祀神于不其”的记载 , 这座山的附近还有不少名胜 。
不其山西南 , 有道观名“百福庵” , 创建于北宋未年宋徽宗赵佶时期 , 历史悠久 。
山东麓有“书院村” , 以汉代郑康成于此处教学而得名 。 郑康成 , 名玄 , 山东高密县人 , 是汉末的大经学家 , 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他年幼家境贫寒 , 但极好学 , 对经学、历法、数学等都有深厚造诣 。 汉王朝曾三次召他作官 , 均被他拒绝 , 后来他隐居不其山下 , 终生从事教育事业 。 此处有一种楸树 , 树叶的叶脉像是篆书 , 名篆叶楸;另有一种野草 , 叶宽而长 , 相当坚韧 , 名书带草 。 人们以这两种植物象征郑康成毕生办学的坚韧精神 。
书院村
南旧时曾建有玉蕊楼 , 是明末即墨学者黄宗昌晚年隐居之处 , 他是崂山第一部地方志《崂山志》的作者 。 此处的村庄亦因玉蕊楼而名为“楼上” 。 村外山涧之东有一块巨石 , 传说是张三丰升仙之处 , 与崂山头、神清官的大石同名为“邋通石” 。 从不其山北的铁骑后村 , 沿公路至王哥庄镇 , 有一条公路通往北宅乡的大崂村 , 连接北九水 。 这条公路的中间 , 有一块巨石 , 好像被大斧一劈为二 , 这就是著名的劈石 , 其地亦因石而得名“劈石口” 。
小蓬莱
【游山川|漫游崂山北路古迹,领略崂山千年风采,历史沧桑】自王哥庄镇北行4公里 , 经场村 , 有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小半岛 。 岛上南北对立两座山峰 , 北者海拔84米 , 名“小蓬莱”;南者海拔51米 , 叫“望海楼” 。 小蓬莱前的平地 , 旧有紫霞阁及石坊 , 上携“小蓬莱”三字 , 石柱上刻着李白的诗句:“我昔东海上 , 崂山餐紫霞 。 ”遗憾的是紫霞阁已废圮了 , 但山上的自然景观尚存 , 有小自然碑、老人石、仙峤洞、观日台等 , 这些景致没有重点进行修复 , 但也都不失为一景 。
推荐阅读
- 贺兰山|萱洲古镇,春暖花开之际,一定要来看看
- 太白山|浪迹秦岭之巅:感受太白山的辽阔壮美
- 张家界|宣城,感受景色,这里感受诗仙的洒脱!
- 长白山|白山市的长白山,大峡谷,你见过吗?
- 大别山|青山绿水,神秘通化,欢迎您来探索
- 阿里山|青茶 | 台湾乌龙 --- 高山乌龙茶的特征 代表性高山茶 - 阿里山乌龙
- 地质公园|盛夏光年,不如来苏州太湖岛居一日,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清朗
- 太行山|青岛的风景特别美丽,让人觉得异常美丽,而且让人深深喜欢上
- 华山|华山险峻人尽皆知,这五座华山主要山峰,你爬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