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中的亲迎是什么意思?
亲迎是古代婚礼风俗“六礼”中的第六礼 , 俗称“迎亲” , 是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 , 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 , 到成婚日 , 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 , 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 , 新郎在家等候的 。

文章插图
亲迎又称迎亲 , 中国婚姻礼仪之一 , 六礼中第六礼 。《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 , 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 , 亲迎于渭 。”亲迎礼始于周代 , 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 。此礼历代沿袭 , 为婚礼的开端 。亲迎礼形式多样 。至清代 , 新郎亲迎 , 披红戴花 , 或乘马 , 或坐轿到女家 , 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 。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 , 御轮三周 , 先归 。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 。轿起 , 女家亲属数人伴送 , 称“送亲” , 新郎在家迎候 。

文章插图
【古代婚礼中的亲迎是什么意思?】其起源甚古 , 唐杜佑《通典•第十八天子纳妃后》载:“夏亲迎于庭 , 殷于堂 。周制限男女之岁定婚姻之时 , 亲迎于户 。”周代仪式隆重而繁杂 , 多在晚上迎亲 。迎娶前 , 父亲向儿子新郎敬酒 , 新娘穿礼服 , 乘墨车 , 从车随往 , 使者持炬火居前照道 , 女家父母在宗庙设酒席 , 并在门外迎接 。新郎捧雁揖让升堂 , 行扣拜礼 , 下堂驾新妇坐的车 。新妇随出 , 父母训诫毕 , 施衿结悦 , 新郎援引新娘上车 , 驾车让轮子转了三圈后 , 就交与车夫驾驭 , 新郎先行 , 在家门口等候 。新妇到后 , 新郎作揖 , 然后共同进食 , 饮合卺jin酒成婚 。见《礼记•士昏礼》 。

文章插图
周以后 , 历代均有亲迎之礼 , 其具体仪式则因地区 , 民族而异 。迎娶一般用车 , 马或轿 , 南方有用船者 。北朝亲迎中有催妆之俗 , 有夫家百余人挟车 , 俱呼“新妇催出来” , 其声不绝 , 登车乃止 , 并结青庐行交拜礼之载 。唐代迎新妇 , 要以粟三升填臼 , 用席一张盖井 , 果三斤塞窗 , 箭三支置户上 。新娘上车 , 新郎骑马绕车三匝 。新妇入门 , 舅姑以下皆从便门出 , 再从正门入 , 新妇入门 , 先拜猪栏 , 灶头 , 再夫妇并拜或共同结镜钮 。宋代其仪式更加繁复 , 有挂帐 , 催妆 , 起担子 , 撒谷豆 , 踏席 , 跨鞍 , 牵红 , 坐富贵 , 撒帐 , 饮交杯酒等俗 , 大都含驱恶祛邪 , 祈求吉祥之意 。见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 。明清沿袭此俗 。至民国时虽有亲迎之礼 , 但大多具名帖 , 媒妁代迎 , 也有以小叔代迎者 。新娘冠帔登轿 , 或由尊长 , 或有兄弟抱上轿 , 母亲姐妹及亲姻哭而送之 , 有亲兄弟伴送至婿家者 , 亦有男女双方以亲友迎送至中途者 。
推荐阅读
- 古代婚礼中的问名是什么意思?
- oct是几月?
- 蚂蚁庄园8月22日今日答案最新 古人的婚礼仪式一般选在哪个时间段举行
- 你心中的理想型是怎样的 最符合你理想型的角色是哪个
- 鬼谷子为什么在古代是禁书?
- 婚礼客串路透图片 亲爱的挚爱的韩商言佟年婚礼是真的吗
- 射入水中的子弹有没有杀伤力?
- 为什么古代城门要往里开?
- 《传闻中的陈芊芊2》是原班人马吗 《传闻中的陈芊芊2》有第二部是真的吗
- 父母看三十而已的感受 父母眼中的三十而已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