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估值缩水70% 烧了40亿美元的独角兽Magic Leap还有机会吗?

四年过去 , Magic Leap 的第二代产品终于要正式面世了 。Magic Leap 曾是 AR 领域的明星初创企业 , 在其尚未发布正式产品之前 , 光凭 demo 和专利 , 就吸引谷歌、高通、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投资 。成立前四年融资总额超过 20 亿美元 , 早早跻身于独角兽之列 。
2015 年底 , Magic Leap 凭借一条“鲸鱼飞跃”的概念视频在业内引起轰动 , 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视频本身是由特效合成 , 其 2018 年发布的第一代产品远远未达到相同的水平 , 糟糕的产品加上糟糕的销量 , 引发公司地震 。
过去两年 , 在经历了科学家出走、大规模裁员、拖欠租金、关闭办事处、更换 CEO 等一系列动荡后 , Magic Leap 的估值从 2019 年的 64 亿美元跌至 2020 年的 4.5 亿美元 。即便 2021 年 10 月新一轮融资时有所回升 , 但 20 亿美元的估值也只回到了七年前的水平 , 甚至只有其累计融资总额(超过 40 亿美元)的一半不到 。
Magic Leap 诞生于科技风投泡沫最盛的 2014 年 , 从巅峰跌入低谷 , 是过去几年硅谷科技泡沫破裂、风投回归理性的缩影 。而这个 40 亿美金的教训 , 也让“概念视频融资”这个曾被视为硅谷繁荣的象征 , 成为商业历史上经典的反面教材 。
01
预热许久终发布
2021 年拿到新一轮融资后 , Magic Leap 就不断预热第二代产品 , 最近终于正式发布 。
7 月 12 日 , Magic Leap 宣布了其新款 AR 眼镜 Magic Leap 2 将于今年 9 月 30 日上市 , 售价 3299 美元起 , 首批发售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沙特阿拉伯 , 年底将开放日本、新加坡购买 。
VR|估值缩水70% 烧了40亿美元的独角兽Magic Leap还有机会吗?
文章图片


相比上一代 , Magic Leap 2 重量减少 20% , 视场从对角线 50 度增加到 70 度 , 更适合于企业场景 。
作为主要面向专业人士和开发人员设计的 AR 眼镜 , Magic Leap 2 拥有三个版本供用户选择:
“Base”型号售价 3299 美元 , 面向专业开发者 , 允许在完全商业部署和生产环境中使用 。
“Developer Pro”型号售价 4099 美元 , 提供了开发工具、样例项目、企业级功能以及每月的先发版本 , 以用于开发和测试 , 仅限于内部使用 , 不允许用于全面的商业部署和生产环境中 。
“Enterprise”型号售价 4999 美元 , 面向对灵活性、大规模 IT 部署以及强大的企业级功能有需求的对象 , 允许完全的商业化部署以及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
三款版本的区别主要在于硬件保修时长、面向开发者的软件支持、面向企业的软件支持等服务方面的差异 。从定位和定价来看 , Magic Leap 2 正在向 Hololens 2 看齐 , 后者有版本在售 , 标准版 3500 美元 , 工业版 4950 美元 。
不过 HoloLens 2 仅支持通过代理商以企业身份购买 , 不支持个人身份或官方下单的购买模式 , 虽然说面向企业级市场 , Magic Leap 的推文上还是写明了“9 月 30 日将面向企业和公众开放购买” , 个人依旧可以购买 Magic Leap 2 。
Magic Leap 2 的推出受益于 2021 年 10 月那笔 5 亿美元融资的推动 。当时现任 CEO 佩吉·约翰逊(Peggy Johnson)称 Magic Leap 2 将是全球最小巧、最轻便的企业级 AR 眼镜 , 其优化的光学设计 , 更大 FOV 和新的调光 , 会更适用于环境光线充足的场景 , 比如手术室等 , 这些都有利于提升产品在企业级 AR 市场的采用率 。
新推出的 Magic Leap 2 旨在在企业级 AR 眼镜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 尤其是在医疗保健、国防和公共部门、制造业和工业环境三个行业领域 。佩吉·约翰逊曾在去年 4 月表示在短期内 , AR 可能比其他任何技术都更能改变医疗行业 。
Magic Leap 之前已经向四家医疗合作伙伴提供了 Magic Leap 2 , 通过重建 3D 医疗影像、标注医疗器械等方式辅助医生临床治疗 。四家公司包括临床数据可视化公司 SentiAR、神经技术公司 SyncThink、诊断公司 Heru 和手术软件公司 Brainlab 。其中 , SentiAR 曾经是微软 HoloLens 的客户 。
02
泡沫破裂
Magic Leap 成立于 2011 年 , 创始人 Rony Abovitz 是一个连续创业者 , 其早年创立的一家医疗机器人公司曾在 2013 年被美国医疗设备巨头史赛克以 16.5 亿美金的估值收购 。而 Magic Leap 成立前几年的资金 , 也都来自 Abovitz 个人 。
2014 年 HBO 网剧《硅谷》播出 , 硅谷风投的泡沫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 。Magic Leap 也开始拥抱风险资本 , 从 2014 年 2 月的 5000 万美元 A 轮开始 , 2 年时间里 Magic Leap 完成超过 20 亿美元融资 , 包括谷歌、阿里巴巴、高通等科技巨头 , 以及 KKR、KPCB、大小摩等明星机构都入股其中 。
VR|估值缩水70% 烧了40亿美元的独角兽Magic Leap还有机会吗?
文章图片


2015 年底 , Magic leap 展示了一则“鲸鱼跃出”的 Demo 视频 , 在业内引起轰动 。然而就在年末 , 该视频就被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揭穿其惊艳效果是由特效合成 , Magic Leap 真实产品远远未达到此水平 , 距离微软的 Hololens 都还有差距 。
Abovitz 发了多条推文为公司做辩护 , 并表示等公司的产品上市之后 , 将面向所有人开放 , 大家都可以来试用产品 , 不过当时也没有给出具体的上市时间 。
直到 2018 年 8 月 , Magic Leap 才发布了首款产品 , 但只有 40 度的水平视场角、采用的是与 HoloLens 相同的光波导技术而非此前宣称的光纤扫描技术 , 宣称的全新操作系统 LuminOS 其实只是换皮的 Android 系统……其产品令人失望至极 , Oculus VR联合创始人 Palmer Luckey 当时评价这款设备为“一堆惨剧” 。
上市后第一代产品的销量十分惨淡 , 在上市的头六个月内只卖出了 6000 台 。The Information 曾报道称 , 公司创始人 Rony Abovitz 本来期望第一年能卖出 100 万台 , 后来将目标定在 10 万台这个更可能的数字上 , 并认为产品将在未来进行迭代 , 最终销售数百万台 , 但后来实际的销量相差甚远 。
之后 Magic Leap 经历了大规模裁员、拖欠租金、关闭办事处……并在消费级产品投入市场失败后 , 请来了前微软资深技术执行官兼业务开发执行副总裁 Peggy Johnson 担任 CEO , 开始向企业市场发展 。
这两年来 , 一方面是技术、产品有所沉淀 , 以及新冠疫情推动居家需求上升 , 另一方面 , 元宇宙概念的火热 , 也将 AR、VR 等领域再度带动了起来 , 不过由于 AR 硬件的显示、光学、芯片等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 企业更倾向于走 B 端行业应用路线 。
VR|估值缩水70% 烧了40亿美元的独角兽Magic Leap还有机会吗?
文章图片


回顾 Magic Leap 的融资历程 , 一路有各家明星资本和科技巨头加持 , 但去年 10 月的那笔 5 亿美元融资后 , Magic Leap 的投后估值只有约 20 亿美元 , 与巅峰时期 64 亿美元的估值相差甚远 , 倒是与七年前的估值水平近似 。2014 年 10 月 , Magic Leap 完成一轮 5.42 亿美元融资时 , 投后估值也是 20 亿美元 。
如今 , 在企业领域 , Magic Leap 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 。与拥有丰富企业市场拓展经验的微软相比 , Magic Leap 不论是产品、资金还是产业资源上都没有优势 。此前有外媒报道称包括丰田汽车公司、食品安全公司 Ecolab 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等使用的都是 HoloLens 2 眼镜 。
而除了微软 , 苹果、Meta、谷歌等科技巨头也都在押注开发 AR 眼镜 。早些时候 ,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称 , 苹果第一代 AR 头显将于 2023 年 1 月亮相 , 第二代产品将于 2025 年亮相 , 其出货量预计 2025 年或 2026 年时达到 1000 万台 。
【VR|估值缩水70% 烧了40亿美元的独角兽Magic Leap还有机会吗?】留给 Magic Leap 的时间 , 已经不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