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这条当地人走的小道,只有亲自走一遭,才能搞清楚它的秘密( 三 )



果然 , 村子口有一段土路 , 两头都硬化了 , 这有这段没有 , 不过小车将就着应该能过去 。
芋坪是个平静的小山村 , 现在看起来并不是很平静 。

老哥说前面有个一两里路的坡 , 比较急一些 。 我们到这里 , 确实坡急 , 不过路不是很长 , 不到半个小时就上去了 。
这是今天最后一个梁了 , 站在梁顶四望 , 风景不错 , 很意外的一辆面包车从旁边过去 , 看来当地人还是可以行驶这条路的 。
下面就是印沟村了 。


印沟村下这段大坡照样注意安全 , 特别是到村前有段路 , 因为滑坡路毁得厉害 , 我都不敢骑着下去 , 真不知道刚才那辆面包车是咋下去的 , 高手在民间 。


印沟村就是在急坡上的 , 我不知道这样的土地 , 他们能否种庄稼?在村子里我们都没有过多停留 。
我对这个村名很感兴趣 , 这个村子的谐音很不好听 。 但是村子里人说这里曾经出过“掌印把子”的大人物 , 我也查不到 。 他们姑且一说 , 我就姑且一听 。
不过有一种说法:这里出产蓝田玉 , 相传印沟村产的玉都是专门上贡给皇上做玉玺的 。 这倒是有根据 , 原来都属于玉川公社 , 和红门寺很近 , 出产蓝田玉倒是很正常 。


一路下坡 , 就到了西采峪1号隧道和2号隧道之间 , 这条路前几年我走过 , 当时从两个隧道之间呼啸而过 , 从没有想到这样一条小路里另有乾坤 , 还有这么多户人家 , 通往蓝田岱峪 。

上次我们是从蓝葛路从1号隧道穿过来的 , 这次今天我们目的地是红门寺 , 接着往2号隧道走 , 前面到红门寺不到10公里 , 路宽路缓 , 算算时间 , 晚上七点住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
注:此篇文章是补写的 , 后面的行程文章已发 。
作者:云水终南
信步荒野 , 访路探幽 , 乡俗俚语 , 负暄问道 。 走向山林乡野 , 探索身边美景 , 感受民情风俗 。 欢迎关注 , 欢迎转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