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百余年、吃光50亿,已经灭绝的北美旅鸽,到底是有多好吃?( 二 )


1914年9月1日中午 , 饲养员来到“玛莎”的鸽舍里进行例行检查 , 发现“玛莎”蹲在鸽舍顶上一动不动 , 注视着远方的天空 。 一个小时后 , 当饲养员回来时 , “玛莎”已经倒在了笼子里停止了呼吸 。

另一个角度看待北美旅鸽的灭绝诚然 , 人类商业化的捕杀与食用是北美旅鸽灭绝最主要原因 , 但没有这一因素的影响 , 旅鸽也会慢慢消亡 。 首先旅鸽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栖息地的消失 , 1600年威斯康星州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 , 但在两百年后却不到30% 。 综合来说 , 旅鸽的栖息地有80%的森林被砍伐 。

换成别的物种 , 面对这种破坏也许可以散成小部族苟延残喘下去 , 这些被破坏的森林的其他物种都是这样度过的 , 但旅鸽不行 。 北美旅鸽的生存方式便是巨大群体广泛搜索食物 , 他们的存在历史中从未遭遇过如此大的变故 , 它们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生存方式 。 好巧不巧的是 , 在面临生存最大困境的时候遇见了人类的猎枪 , 这一进程更是加速了旅鸽的灭绝 。

根据《科学》期刊上的研究 , 北美旅鸽的基因多样性出奇的低 , 大约在两万年前的末次冰期 , 大量携带遗传多样性的旅鸽被自然淘汰 , 其幸存数量也不是很多 。 在两万年间不断地演变 , 其逐渐适应北美大陆的环境而逐渐增多 。
但北美大陆上空的隐天蔽日的鸟群 , 本质上是一个严重同质化的脆弱群体 。 当面临环境栖息地大量减少和大规模捕猎时 , 它们拿不出合适的突变来适应危机 。 它们最引以为傲的基因最后却成了导致自己灭绝的帮凶 。

竖起一面面纪念碑 , 纪念一个个物种的离开 。纪念碑带着我们的悲伤 , 我们之所以悲伤 , 是因为我们再也看不到渡渡鸟在毛里求斯岛上到处奔跑;是因为我们再也看不见白鲟在长江畅游;是因为我们再也没有人看到旅鸽冲锋的方阵 , 它们曾为三月的天空扫出一条道路 , 将败北的冬天赶出这片森林 。

由于种种原因 , 物种的灭绝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 但从此时此刻开始保护物种也未免不可亡羊补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