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厨房》中林依轮做的竹鼠煲 。
荔波 , 和贵州其他地区一样 , 酸、辣共同构成了当地美食的灵魂 。
昔日不甚便利的交通 , 让黔南地区缺少食盐 , 为了调味 , 荔波人只能用酸辣来丰富食物的滋味 。 水族人习惯用酸水和糟辣来调制酸汤的锅底 。
酸水是将西红柿和糯米密封发酵20余天制成的 , 当富含乳酸菌的酸水 , 遇上由姜片、蒜瓣加白酒腌制而成的糟辣 , 便合成了一锅爽口开胃的酸汤锅底 。 这种鲜香浓郁的汤料 , 煮荤、涮素都很百搭 , 话粗理不粗的形容就是:哪怕用来烫鞋底都是好吃的 。
△酸汤鱼是布依族家的味道 。
水族人喜食酸汤锅 , 布依族人则更生猛地解锁了腌酸肉 。 酸肉用的是新鲜的生猪肉 , 切片后用花椒、姜、蒜调味 , 最后拌入炒干的糯米 , 封进家家户户必备的腌菜坛子里 , 经历了夏季高温的充分发酵后 , 瞬间变成了唤醒疲惫味觉的解腻良方 。
夏天食欲不振时 , 挑上两筷子 , 当肉香混合着酸香从舌尖涌起 , 米饭杀手的威力可容不得人小觑 。
△酸肉是布依族的最爱 。 /直播中国
糯米除了用来腌酸 , 当地人还会用来做鱼 。 生活在稻田里的小鲤鱼 , 在经历了米酒、糟辣、姜、蒜的轮番“马杀鸡”后 , 往鱼腹里塞进鲜嫩的韭菜叶和糯米 , 上锅清炖 , 就成了水族的特色鱼包韭菜 。
△水族特色的鱼包韭菜 。
除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猎奇风味 , 荔波还有很多能让常人吮指的家常小食 。
比如樟江里的野生河鱼 , 因为生活的水质清澈 , 毫无泥土腥味 。 拇指长短的鲜活小鱼现捞上来 , 过油煎炸出焦脆的外皮 , 闻起来焦香四溢 , 三两口下肚 , 唇齿间便能留下无穷的清甜回味 。
如果配上当地特色的酸辣调料 , 入炭火烤制 , 一道酸香鲜辣、你想要的滋味它都有的樟江烤鱼 , 也会瞬间消融美食的地域壁垒 。
参考文章
[1
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 荔波喀斯特上的自然历史秘境 | 中国周刊
[2
贵州这个仅十几万人口的小县 , 拥有堪比张家界的山 , 不输九寨沟的水 , 简直美极了! 走吧网
【环球影城|最适合避暑的小城,我想封印在这里】味道|你想不到的深山美味 | 央视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