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调查显示网络表情成职场人沟通“刚需”“微笑”最被讨厌

你的手机中保存了多少网络表情?如今 , 网络表情已经从Emoji符号扩展到了图片、全民自制表情包 , 也成为职场社交沟通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前程无忧近日向数千职场人发起的Emoji社交沟通使用调查显示 , 网络表情已经成为沟通“刚需” , 近半数的受访职场人最常用“捂脸” , 其次是“ok”和“强” , 不喜欢的表情里 , 近六成受访职场人默契地把“微笑”选到了第一位 。
沟通“刚需” , “捂脸”最被常用 , “微笑”最被讨厌
【社交|调查显示网络表情成职场人沟通“刚需”“微笑”最被讨厌】调查显示 , 非文字的职场社交沟通补充已成为“刚需” 。近九成受访职场人在社交沟通表达中习惯使用Emoji等表情 , 超过六成高频(经常/一直)使用 , 从不使用Emoji等表情进行职场社交沟通的受访者不足5% 。女性对于Emoji等表情表达方式的接受和使用程度均高于男性 。
出于社交沟通的目的 , 职场人对于Emoji等表情的使用态度亦受到社交环境的影响 。调查显示 , 任职于外资/合资企业的受访职场人使用Emoji等表情的频率最高 , 高频(经常/一直)使用人群占比达67.6% 。相比之下 , 任职于国有企业的受访职场人对于Emoji等表情的态度更为“保守” , 高频(经常/一直)使用人群占比低于外资/合资10个百分点以上 , 低频(偶尔)使用者接近四成 。从行业来看 , 政府/公共事业的受访职场人中几乎不使用Emoji等表情的人群占比亦是所有行业中的第一位 。
从表情符号的诞生 , 经过40年的发展变迁 , 职场社交沟通表情的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化 。调查显示 , 有近八成的受访职场人最常使用系统自带的Emoji表情 , 颜文字(计算机字符形成的描绘人物表情动作的图案)和动物表情包(以动物的照片、视频配上文字等制成)位列第二、第三 , 分别占比31.2%、26.1% 。
在社交沟通常见的Emoji表情中 , 近半数的受访职场人最常用“捂脸” , 其次是“ok”和“强” , 分别占比32.8%和30.6% 。而在不喜欢的表情里 , 近六成的受访职场人默契地把“微笑”选到了第一位 , 且断层领先于其他表情 。
有意思的是 , “微笑”原本仅单纯代表一种微笑的情绪 , 受访的70后、75后职场人中鲜有人讨厌此Emoji , 但随着时代的社交沟通环境变化 , “微笑”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强势嘲讽 , 有用来怼人、还有很生气等 , 大多数年轻人把它和“呵呵”化等号 。“尴尬”和“擦汗”被受访职场人选为最不喜欢的表情二、三名 。
社交|调查显示网络表情成职场人沟通“刚需”“微笑”最被讨厌
文章图片


Emoji等表情背后是职场情绪的传递和感知
从被创造出来 , 到含义被演化、迭代 , 当被问及Emoji等表情在职场社交沟通中扮演的角色时 , 超过六成的受访职场人认为“使文字变得生动、有形象感”是Emoji等表情最主要的职场社交沟通作用 , 四成受访职场人则认为Emoji等表情可以帮助缓解沟通中的尴尬 。“代替打字更方便”“拉近彼此距离”“语言无法直说的 , 表情表达出来更贴切”等也是受访职场人选择用Emoji等表情替代或辅助文字表达的原因 。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深数字化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 , 对于员工在数字对话中所彰显的情绪表达的捕捉 , 已成为当今雇主能否留下人才的一大关键 。前程无忧最近的企业端调查显示 , 2022年对员工健康 , 特别是心理状态的关注也达到了历史最高 。54%的上海企业、37%的北京企业 , 42%的物流配送、37%的生产制造和35%的媒体广告行业的企业都将关心员工作为HR工作重点 。
作为一种便捷的非语言信息传达方式 , Emoji等表情在职场中的运用使得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数字化在线沟通更加简单有效 。Emoji等表情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在非线下交流环境中更直观地捕捉员工情绪 , 以挖掘工作动力以及员工更乐意的工作方式 , 这对数字化时代和疫情持续影响下的远程办公体验显然有着积极的作用 。
但同时 , 部分的受访职场人也认为Emoji等表情可能存在“对同一表情/表情包含义理解不同造成对方误解”“被认为沟通敷衍、不正式”等问题 , 近三成受访职场人认为在与不熟悉的职场对象沟通过程中 , 挑选合适的Emoji等表情可能是在变向增加精力的消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