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我们这个世界有什么?在小孩眼中也许就是棒棒糖、碰碰车 , 以及无忧无虑带来的开心快乐;在成年男人眼中 , 也许就意味着车贷、房贷、彩礼等三座大山;在青春靓丽的美女眼中 , 也许就是买买买、晒晒晒 , 以及全世界的旅游自拍……
很显然 , 在普通人眼中 , 这个世界因人而异、完全不同 , 不具有指导意义 。
那专注于研究这个社会的哲人呢?他们博览群书、大脑聪慧 , 看得应该比一般人更高、更远吧 , 其实也不一定 , 毕竟他们是人 , 看待世界总是立足于自己的视角 。
显然在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眼中 , 这个世界应该由面面俱到的礼法、细致到指头动弹的行为规范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构成 , 这样这个世界就“井然有序”了;
在韩非子、李悝等晋法家创始人眼中 , 这个世界应该由无所不能及的律法构成 , 这样生活在君主脚下的万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 国家也就大治了;而在王阳明眼中 , 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内心 , 别无一物 , 心以外的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 都可以用心去解释 。
看来 , 将这个世界的构成交由这些“自命不凡”的哲学家去打理 , 也不过是按照自己的喜好 , 提拔一批 , 再打压一批 , 最终进入到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
由于最聪明的哲人也对这个世界的属性莫衷一是 , 提出的理论看似有道理却又不能面面俱到 , 终究不能上升到真理的高度 。 看来 , 在探讨“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之前 , 先得把制定令人信服的标准 。
1600年前后 , 西方的开普勒、伽利略、培根等学术人员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于是开始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探索:与其耗费口舌陷入至无穷无尽的争吵 , 不如静下心来搞物理实验 , 将理论是否正确的检验标尺交给实践 。 自此 , 动手思考(hand-on thinking)横空出世 , 一个又一个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的理论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 , 最终演化成了真理 。
为何实践中检验的东西就一定能成为真理呢?如果实践也是一位带着个人感情色彩、口才了得的王阳明 , 那岂不是我们迄今为止费尽千辛万苦总结提炼的科学理论都被糊弄了?
【圆周率π为何拖着一望无际的尾巴?人类强行解读“圆”的“恶果”】这就涉及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时空属性问题了 , 按照《资本论》和马列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 , 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 , 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
那何为“物质”呢?《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盘踞地球》给出了更为精确的解释:固体 。
看书名 , 这本书怎么也不像是一本哲学书刊 , 倒像是一本故事书 , 能有什么哲理?
答案是这本书以小说叙事的形式 , 穿插讲述了一个时空属性道理 。
众所周知 , 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中讲述了一个个异于地球三维时空之外的新型宇宙时空 , 比如如雷贯耳的四维时空 。 在讲解这些时空的同时 , 《三体》同时还给出了这些时空应该存在的物体形态 , 比方说超越了现有三维时空、存在于四维时空的超正方体 。
《三体》对宇宙不同时空的构造想象是得到了现代科学体系认可的 , 已有科学表明:理论上存在N维空间 , 而我们人类目前最多可探测到11维空间 。
但其实这里有个问题 , 不论是超四面体还是N维空间 , 本质上都是笛卡尔坐标系外延拓展的结果 , 一条直线代表的是一维 , 两条直线代表的是二维 , 三条直线代表的是三维 , 四条直线代表的是四维……也就是几条直线就代表几维空间 。
已知宇宙时空是N维空间 , 那么理论上N条直线就可以解决了 , N应该是一个确切的整数 。
但问题是要描述圆 , 需要几条直线?恐怕得无穷条直线吧 , 因为老祖宗已经强行用无穷条直线去逼近模拟圆 , 得出来的圆周率π是无穷位、不连续的小数 。
推荐阅读
- “虫洞”或真的存在?中国科学家重大发现:人类将可利用虫洞实现穿越
- 《三体》、怪兽、刘慈欣,这个暑期档科幻迷有福了?
- 三体褚岩传:章北海在上,请保佑我们前行
- 62.5万亿美元一克!昂贵的反物质,为什么被誉为终极能源?
- 中国天眼疑似发现地外文明信号,三体人真的存在吗?一起了解一下
- 《三体》中的歌者文明,在现实宇宙中,究竟能够排在第几位?
- 宇宙中有没有点、线和平面?《三体》里的“二向箔”会存在吗?
- 原神:跋掣很强,为什么没有进周本?以后或许还会卷土重来
- 章鱼可能不是地球的“本地鱼”?为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