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元宇宙登上《时代》封面 一文读懂元宇宙的“那些事儿”

美东时间7月18日 , 《时代》杂志发布了最新一期封面文章:《元宇宙将重塑我们的生活 , 让我们确保元宇宙变得更好》 。这篇文章的作者Matthew Ball是早期风险基金 Epyllion 的管理合伙人 , Makers Fund 的风险合伙人 。
数字货币|元宇宙登上《时代》封面 一文读懂元宇宙的“那些事儿”
文章图片


在《时代》杂志发文后 , 推特上不断有人转发 。纷纷有人表示 , “令人激动的时刻!””感谢Matthew Ball的认同“等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近日表示 , 他已经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 , 并已经与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过 。而这虚拟版本 , 也可看作未来元宇宙的雏型之一 。
数字货币|元宇宙登上《时代》封面 一文读懂元宇宙的“那些事儿”
文章图片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告称 , 在2022年前半年 , “metaverse(元宇宙)”一词在监管文件中出现了1100多次 。去年仅有260次被提及 。再往前看 , 之前的二十年总共提及次数不到十几个 。
Matthew在文中提到 , 似乎每个公司的高管都觉得有必要提及“元宇宙” , 不过似乎很少有人解释这是什么 , 或者他们将打造什么样的元宇宙 。对于元宇宙平台的一些基本方面的问题 , 公司高管们或许存在分歧 , 不过这些并没有限制他们的投资热情 。
积极推进
全球六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英伟达、腾讯 , 都一直忙于为“元宇宙”的到来做准备 。他们正在纷纷内部重组、重构产品、并准备发布市场规模可达数十亿美元的新产品 。
去年扎克伯格的Meta公司声称要每年在Metaverse计划上投入100多亿美元 。今年1月 , 微软宣布了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 , 以750亿美元收购了游戏巨头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 推进了其元宇宙战略 。
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估计 , 今年前五个月 , 企业、私募股权公司和风险投资家在“元宇宙”相关投资中总计投入了约1200亿美元 。
Matthew Ball指出 , “元宇宙这个概念正在爆发 , 对于许多人来说 , 这是一件好事 。”
大型科技平台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以及现代经济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每隔几十年 , 平台就会发生转变 , 从大型机到个人电脑和互联网 , 随后又演变到移动端和云计算 。一个新的时代一旦形成 , 谁来领导和如何领导将是极其困难的两件事 。
文章称 , 作为一个已经存在30年的术语和近一个世纪前的想法 , 元宇宙概念正在我们周围快速形成 。不过到目前为止 , 上面提到的几乎所有元宇宙进展 , 对普通人来说都是看不见的 。我们还不能真正购买到元宇宙产品 , 也没有在公司损益表中找到真正的“元宇宙收入” 。
Matthew Ball建议到 , “如果我们希望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 那么我们必须像那些投资和建设未来的人一样 , 积极地打造元宇宙 。”
不过 , 他坦承 , 从最近的市场表现来看 , 元宇宙似乎来了又走了 。
以Meta公司为例 , 在Facebook更名为Meta之时 , 该公司市值超过9000亿美元 , 但目前只有约为4450亿美元 , 削减了超一半多 。而且 , 今年以来电子游戏销量更是罕见的下滑了近10% 。
未来会怎样?
今天的互联网几乎覆盖了每个国家 , 4万个网络 , 数百万个应用程序 , 超过1亿个服务器 , 近20亿个网站 , 以及数百亿台设备 。每一种技术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对应产品 。
尽管互联网具备弹性足、覆盖面广、信息量全等功能 , 但它并未涉及参与者的实时互动体验——尤其在三维成像方面 , 所以有时两人之间简单的视频通话 , 也会变得不太稳定可靠 。
元宇宙世界可以被想象成一个平行空间的虚拟存在层 , 它跨越了所有的数字技术 , 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现有的世界 。Matthew Ball认为 , ”元宇宙作为3D互联网 , 建立它会非常困难 , 但也可能是值得的 。“
不过Matthew也提到了三维互联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 包括关于3D信息的文件格式没有达成共识、在虚拟世界中也没有数据交换的标准化系统 。此外 , 元宇宙的计算能力以及设备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 不仅仅是VR眼镜 , 还有全息显示器、超声波力场发生器 , 以及用于捕捉肌肉电信号的设备 。
元宇宙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如何?
【数字货币|元宇宙登上《时代》封面 一文读懂元宇宙的“那些事儿”】”我们现在无法事先确切知道3D互联网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 , 就像我们曾经不了解互联网的价值一样 , “Matthew表示 , ”但参考互联网的演变史 , 或许可以对元宇宙给出一些看法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单一文本已经转向网页和博客 , 然后是在线聊天和基于视频的网络社交等 。网上产出的内容数量已经从每周几篇的帖子、电子邮件或博客 , 进化到了海量的多媒体内容流 。
在这一趋势下 , 下一个演变可能是一个持久的、“活生生的”元宇宙世界 , 它不再是我们生活的窗口(例如Instagram) , 也不是我们交流的地方(例如微信) , 而是一个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一个3D的世界 。
目前 , 每天有近1亿人登录《Roblox》、《我的世界》和《堡垒之夜》等平台 , 这些平台运营着数千万个相互连接的世界 , 支持统一的虚拟身份、虚拟商品和通信方式 , 而且现有大多数设备可以支持访问这些平台 。
Matthew称 , 人们在这些平台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休闲上 , 如玩游戏、听音乐会 , 但人们也开向其他领域进军 。
对于未来的应用 , Matthew首先提出了教育领域 。教育一直是一个有望被革新的领域 , 不过争议声音也很大 。
自1983年以来 , 高等教育的成本增长了1200%以上 。与几十年前相比 , 它所需要的资源更多 , 且逐步转移到远程计算机屏幕上 。不过 , 也有质疑声认为 , 数字化教育会让学生失去什么互动、眼神交流、动手实验等 , Zoomschool、YouTube视频等都不能代替实物和体验 。
在元宇宙中 , “魔法校车”成为可能 。一些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物理或化学实验可以在平台上实现 , 比如通过比较羽毛和锤子在月球上的下落速度 , 从而理解重力概念;又比如我们无需真的解剖青蛙 , 就能了解动物生物结构 。无论学校的地理位置如何或学校董事会拥有的资源如何 , 在元宇宙中 , 这些都是可实现的 。
其次 , 元宇宙在外科手术上也将有突破性进展 。在2021年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Timothy Witham使用增强现实(AR)头戴式设备进行了医院史上首例交互式手术 , 这种设备允许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视化患者的三维脊柱解剖结构 。Witham将这台手术比作“拥有GPS”的手术 。
Matthew还提到了”3D全息视频“的进化 。2021年早些时候 , 谷歌发布了其Project Starline设备 , 这个设备使用机器学习、视觉计算机、十几个深度传感器和摄像头以及多层光场显示器 , 无需使用混合现实(MR)眼镜就能创建3D全息视频 。
谷歌表示 , 与传统的“2D”视频通话相比 , 其Starline技术使眼神交流增加了15% , 非语言交流(手势、点头、眉毛动作等)增加了25-50% , 使得整个对话的可记忆度提高了30% 。
最后元宇宙在基础设施方面也非常受青睐 。香港国际机场如今在基础设施上运行一个实时的数字化场景 , 允许机场运营商使用实时的3D模拟来正确引导乘客和飞机 。此类设计将来或运用在城市项目中 , 例如交通流量、街心公园的温度显示等 。
一些误解
元世界经常被错误地描述为沉浸式VR头戴式设备 , 如Meta Quest等 。VR/AR设备可能成为访问元宇宙世界的首选方式 , 但并非就是元宇宙的全部 。
Matthew表示 , 元宇宙并非《Roblox》、《我的世界》、《堡垒之夜》或其他任何游戏平台 , 相反 , 这些虚拟世界或平台很可能成为元世界的一部分 。
他补充道 , ”就像Facebook和谷歌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一样 , 我们将互联网说成‘the Internet’而非‘an Internet’ 。出于类似原因 , 我们应把元宇宙看作是一个整体 。“
一个常见的概念融合是元宇宙和Web3、加密和区块链之间的融合 。不过 , 由于加密币领域的崩坏 , 许多元宇宙人士开始怀疑加密技术是否还有未来 。
Matthew还指出 , 元宇宙不应该被认为是对互联网的彻底改革 , 也不应该被认为是对所有移动模型、设备或软件的完全取代 。它是一种新的技术和行为 ,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我们原本喜欢或习惯的东西 。
例如 , 未来在PC端上写作可能仍是写长篇文本的最佳方式 。即使大多数互联网流量都是在移动设备上产生 , 但几乎所有的流量都是在固定线路电缆上传输的 , 使用的还是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互联网系列协议 。
Matthew认为 , 元宇宙本身也不是“反乌托邦”的存在 。虽然免不了有些企业从中谋取大量利润 , 元宇宙的概念依旧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的生活、劳动、休闲、时间、财富、幸福和人际关系将在虚拟世界中度过 , 而不仅仅是通过数字设备来辅助 。它将是一个平行的存在 , 位于我们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上 , 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
文章指出 , 元宇宙世界可能看起来令人生畏 , 就像1990年代和2000年代对互联网的看法一样 , 未来的很多事情都是不确定的 。”但这个变化是一次人类团结的机会 , 可以建立一个更平等的全球经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