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濒危物种的意外组合,竟造就出这个神奇的物种


2个濒危物种的意外组合,竟造就出这个神奇的物种


文章图片


2个濒危物种的意外组合,竟造就出这个神奇的物种


文章图片


2个濒危物种的意外组合,竟造就出这个神奇的物种


文章图片


2个濒危物种的意外组合,竟造就出这个神奇的物种


自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以来 , 地球上诞生了无数的生物 , 这些物种不断进化演变然后由于自然因素永远消失在这个星球上 。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 , 人类活动对物种的影响越来越大 。 很多生物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 , 导致它们的生存地域被破坏从而灭绝淘汰 。 物种的演变充满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 每个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 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
【2个濒危物种的意外组合,竟造就出这个神奇的物种】因此为了保护濒危物种以及基因的独特性 , 科学家选择将濒临灭绝的物种杂交产生后代来延续它们的生命 , 当然前提是这些濒危物种还存在一定种群 , 如果该物种的数量寥若晨星 , 那就只能通过基因克隆等手段进行延续 。

两个濒危物种的结合
2019年 , 美国著名科研杂志报道:俄罗斯鲟鱼和美国白鲟在实验室里意外结合诞生了杂交后代 , 并且表明:我们曾在物种圈内了解的相差甚远或者十分遥远的生物 , 它们之间存在的亲缘关系要比我们想象的要超乎寻常 。
俄罗斯鲟鱼 , 隶属鲟形目软骨鱼类 , 主要生长于水库湖泊等淡水区域内 。 由于俄罗斯鲟鱼的肉质鲜美 , 营养丰富 , 它的鱼卵可以用作顶级鱼子酱的制作 , 所以极受人们的欢迎 , 因此它的经济价值也相应受到开发 。 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以及新的捕捞技术不断应用 , 这种鱼类已经濒临灭绝 。

美国白鲟 , 隶属鲟形目匙吻鲟科 , 吻长无齿 , 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鱼 , 生存地与俄罗斯鲟鱼相差甚远 , 随着环境的逐年恶化美国白鲟的分布区也逐年缩小 , 甚至体型也越来越小 。

2019年生物研究小组在美国白鲟精子旁边的器皿放置了俄罗斯鲟鱼的卵子 , 试图让精子头部的顶体酶溶解卵子的透明袋从而促进卵子雌性生成受精卵 , 不过大多数科学家对此不报希望 。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者成功结合 , 在无意中诞生了新的物种 。
令人吃惊的组合
生殖隔离在不同物种间都十分常见 , 目前在全世界来看 , 骡子是最常见的杂交物种 , 它是由驴和马交配的产物 。 马和驴彼此间都有亲缘关系 , 但由于存在生殖隔离 , 这种隔离机制会导致繁育出来的骡无法生育 。

而我们所知的俄罗斯鲟鱼和美国白鲟则不同 , 在1.8亿年前这两种生物就已经在演变的路上分道扬镳 , 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截然不同 , 令人吃惊的是这两个物种竟然能结合产生后代 。 不过研究小组也说过 , 他们无意创造新物种 , 在“Sturddlefish”诞生后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杂交鲟鱼只剩下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 科研小组决定让他们自然生长 , 不再进行下一步的杂交 。
为了探寻俄罗斯鲟鱼以及美国白鲟在没有明显亲缘关系的情况下还能结合的原因 , 科学家发现鲟鱼这个物种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软骨鱼类 , 我们通常称之为“活化石” , 因为它存在的时间比银杏树还要长 。

或许是由于他们在漫长的进化演变中自身基因改变较小 , 在形体、特性等方面都和祖先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 所以这是两个即使分隔了数亿年 , 存在于不同地域的鲟鱼物种也能够生殖繁育的原因 。
杂交鲟鱼这个“神奇物种”的优势和劣势
杂交优势是许多性状综合的突出表现 , 父本和母本性状间的各方面差异和互补程度都决定了杂种优势大小 。 我们日常在餐馆吃到的鲟鱼都是属于杂交鲟 , 不同于美国白鲟和俄罗斯鲟鱼杂交的后代 , 中国大部分可食用杂交鲟是以史氏鲟为父本、达氏鳇为母本的杂交子一代 , 又称杂交鲟 。
杂交鲟的栖息习性与父本相似 , 二十五摄氏度左右是最适合生长的温度 , 经过一年左右的饲养规格可达6~10斤 。 由于杂交鲟抗病能力强 , 生长速度快 , 体型适合作为餐桌食用 , 并且易于养殖 , 它的鱼肉含有极高的造血维生素叶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 , 这些有机物比其他鱼类高出3~5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