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科的伪装大师,一副蝰蛇样的南棘蛇,却是有名的全村吃饭蛇


眼镜蛇科的伪装大师,一副蝰蛇样的南棘蛇,却是有名的全村吃饭蛇


文章图片


眼镜蛇科的伪装大师,一副蝰蛇样的南棘蛇,却是有名的全村吃饭蛇


文章图片


说起全村吃饭蛇 , 那肯定觉得这个南棘蛇又是一条“平平无奇”的剧毒蛇了 , 世界上毒蛇那么多 , 为什么偏偏要科普这条呢?当然如果这个南棘蛇只是单纯的拥有剧毒的话 , 确实有点“没有亮点” , 何况这家伙又生活在澳洲 , 在澳洲最不缺的就是毒蛇 , 毒蛇榜上有头有脸的剧毒蛇类一抓一大把 , 根本轮不到南棘蛇 。
不过这个南棘蛇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特点 , 那就是此蛇身为眼镜蛇科的成员却长了一幅蝰蛇的外表 , 又肥又短一点没有眼镜蛇科的“绅士风度” , 倒是和“肥宅气质”的蝰蛇科十分相似 , 不由得让人怀疑这货不会是眼镜蛇家族派去蝰蛇家族的间谍吧 , 不过要真是这样那南棘蛇有点惨啊 , 因为澳洲压根没有蝰科蛇类 , 失败 。

修长身材的“西装暴徒”可是眼镜蛇科成员的标准形象
这位失败的“间谍”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呢?南棘蛇的头部扁平 , 呈三角形 , 身体窄直 , 全长大约有70厘米至100厘米 。 普遍的南棘蛇都呈浅啡色 , 身上有很多深褐或者黑色的斑纹纵横交错 。 这样的体色方便这些聚居于澳洲东岸的森林、草原以及石楠草原等地方的南棘蛇伪装自己 , 凭著它们幼条式的斑纹 , 它可以隐藏于草地及宽叶之间而不被猎物察觉 。 南部棘蛇主要进食小型的哺乳类动物及鸟类 。

这 , 和“西装暴徒”气质相差太远了吧 , 分明就是一条蝰蛇科成员
既然说到伪装了 , 那可以说完美的契合了南棘蛇消极的“守株待兔”式的捕猎方法 , 南棘蛇并不会四处寻觅食物 , 而是把身体蜷缩在草间落叶下 , 静静地等待猎物的经过 , 这种一动不动的等待往往长达几天甚至是几星期 , 我们可以注意到南棘蛇细小的尾巴 , 按理说粗胖的身材尾巴也应该粗壮的 , 但是南棘蛇的尾巴进化成了一种拟态的捕食诱饵 , 在猎物靠近时会不断地扭动它的尾巴 , 吸引猎物的注意 , 在合适的时机到来时会迅速攻击猎物 , 南棘蛇一般只会攻击猎物一次 , 但就是这蓄力一击 , 让整个攻击过程缩短至四分之一秒之内 。
全村吃饭蛇的实力 , 世界排名第九 。南棘蛇的毒性到底多强 , 可以从它的英文名中了解一二——death adder(死亡蝰蛇) , 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 , 但是南棘蛇的蛇毒毒性以LD50的标准而言每公斤有0.07毫克 , 毒液含有剧毒的神经毒素 , 在南棘蛇抗毒血清问世之前 , 被这种蛇咬中只有50%的存活几率 , 而且 , 大多在六小时之内毒发身亡 。

通过这样的数据来看 , 确实在顶尖的毒蛇群体中 , 称之为死亡蛇确实有点勉强 , 但是南棘蛇有个外号——“聋蛇” , 南棘蛇并不吃“打草惊蛇”那一套 , 就算在它附近蹦迪它都在原地冷眼相视 , 但是一旦“蹦”到它的攻击范围之内 , 那就是一记“恶魔之吻” , 南棘蛇拥有澳洲最长的毒牙 , 可以向外旋转的毒牙能保证蛇毒能深深的注入猎物体内 , 这种极其冷静的埋伏式猎食策略相当难以防范 , 很多时候都会误伤路过的行人 , 是澳洲人在野外活动中的一大威胁 , 因此有了死亡蛇的名号 。
好在这个在外形极尽模仿蝰蛇科的南棘蛇 , 连性格也模仿的很像 , 南棘蛇并不是一种喜好攻击的眼镜蛇 , 作为一条走在模仿蝰蛇的不归路上的眼镜蛇 , 它们甚至并不喜欢噬咬东西 , 某程度上南棘蛇还可能有厌恶咬击的倾向 , 在南棘蛇抗毒血清问世以后 , 就很少能听见因南棘蛇咬伤致死的消息了 。
结语生活在澳洲的南棘蛇还是一个高产达蛇 , 南部棘蛇是胎生(严格来说是卵胎生)动物 , 夏末繁殖 , 雌性每产10-20条幼蛇 , 而目前南部棘蛇最高的生产纪录 , 是一胎可以生产30条幼蛇 。 加上佛系的生存策略 , 目前南棘蛇物种受威胁程度是无危 。
【眼镜蛇科的伪装大师,一副蝰蛇样的南棘蛇,却是有名的全村吃饭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