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了摸鱼发明的工具,让全世界的科研狗工作量增加 8 倍……( 三 )


注射器针头也换成了聚乙烯的细塑料管(这个细塑料管就是枪头的前身 , 移液枪和它的枪头从出生的时候就是锁死的 CP , 没想到吧) 。
这个小玩意用起来方便轻松 , 而且没有了用嘴吸的危险 , 实验室的人用了都说好!
导师西奥多见状大加赞赏 , 非但不再提解聘的事情反而鼓励海因里希:你这次的摸鱼的结果很好 , 这个小玩意儿你继续完善完善赶紧搞出来 , 科研工作可以放一放 , 摸鱼什么的请加大力度(还有这好事儿?)!
很快 , 海因里希在移液枪 1.0 的基础上加了第二个弹簧 , 这样就可以在排液结束时把枪头残留的一丢丢液体「吹」出去 , 这也就是现代移液枪的「一吸两打」的功能的第一次出现 。
在制造了第一把移液枪的几个月后 , 也就是1957 年 5 月3日 , 海因里希申请了专利 , 最终于1961年4月24日获得专利批准 。
没过多久专利就被一家公司买走了 , 收购专利的不是别人 , 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 Eppendorf 公司 。
Eppendorf 公司在收购在同一时期还开发了一种带盖子的小塑料管 , 也就是 EP 管 , 而发明 EP 管是我们下次要讲的故事 。



海因里希的移液枪专利证明
在海因里希发明移液枪的时候已经想过了要配套一次性枪头 , 当时他尝试用特氟龙为原料制作枪头但是效果不佳 。 买断移液枪专利之后 Eppendorf 的工程师威廉·伯格曼用聚丙烯替代特氟龙 , 发现效果奇佳 。
之后 , 能换枪头的移液枪和自带卡扣式帽子的 EP 管这一组合风靡全球的实验室 。



海因里希和 Eppendorf 公司的移液枪
再到 1973 年 , 排枪也出现了 , 实验狗已经可以快乐地处理 96 孔板了 。
但是到这一步 , 移液枪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没有实现 , 那就是可调节量程 。 最初的移液枪可以设置多个通道(例如 25、50、75、100 μl)勉强算可调节量程 , 但也只能在这四个里面切换 。
1974 年法国 Gilson 推出了第一支单道可调量程移液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量程 , 并把它命名为 Pipetman , 再之后的 70 年代末期 , Gilson 又将吸液/排液按钮与退吸头按钮相互独立 。
【他为了摸鱼发明的工具,让全世界的科研狗工作量增加 8 倍……】至此移液器的究极形态进化完成 , 功能上和现在你在实验室见到的移液枪别无二致了 。 但是要说那时候地移液枪长相嘛 , 真的是有点自由发挥、五花八门了 。



20 世纪 70 年代风格迥异的移液枪
再后面移液枪发展就没有太大改动了 , 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一些微小升级 , 加个电动小马达呀 , 重新排布下布局呀之类的 。 请注意此时还在 70 年代 , 世界上第一个 PCR 反应还要在几年之后的 1983 年 。



现在常用的移液枪样式
故事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 , 移液枪的发明人海因里希后来怎么样了呢 , 为什么后续一点关于他的消息都没有了呢?
因为他去世了 。
1964 年在巴伐利亚的一个湖中游泳时 , 海因里希·施尼特不幸溺亡 。
距离他的专利获批仅仅两年多 , 他离开了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会知道 , 自己的发明将来会如何风靡全世界的生物实验室 。
海因里希向来是一个有发明天赋的人 。
早在他在马尔堡大学医学院求学时候 , 就感觉手动测量血液凝固的实验极其耗时 , 因此开发了一种仪器 , 使用两根特殊排列的导线作为电极 , 电极在血液中来回移动 , 直到凝结的血液在导线之间形成永久性传导触发了一个停止时钟 。
几家大公司的开发团队都曾尝试开发这个仪器 , 但是全都以失败告终 , 只有他单枪匹马用简陋的条件成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