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材料上升到经验,就必须借助知性图型而被知性范畴所规定( 二 )



实体的量在变化中持存因而其变更的仅是其状态 , 但这种状态本身的变化序列 , 如果未经因果性范畴的加工整理就完全是未定的 , 对这些状态的变化的这次知觉 , 并不能保证这些状态以同一种次序被知觉 。
必须清晰的是 , 这些状态的变化的顺序不是内直观形式——时间给予的 , 而是因果性范畴给予的 。
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只是将感性材料放置入“我思”的范围中 , 上帝、灵魂、世界等超验物 , 完全不可以被我的直观形式所规定 , 因而无法进入我的感性而成为感性直观 。 因此 , 实体的诸变化状态是完全可以被直观到的 , 并且可以成为知识的质料 。

因果性范畴的运用必须设定在时空中 , 持存的诸变化的基底——实体 。 这种实存物不仅要在变化中保持量的持存 , 更重要的是 , 它本身必须经历着变动 , 实体的这种变动 , 已经包含着这一可变易之物中存在着力率 , 而实体的诸种变化不是由这些力率构成的 , 而是借助于力率作为其结果产生出来的 。
康德这样描述力率 , “一切变化都是通过因果律作用的连续动作才可能的 , 而这动作就其是匀速的而言 , 就称为力率 。 ”康德已经发现要运用因果性原理 , 就必须要设定实体量的变化 , 在实体量的变化中 , 我们根据因果性范畴给出这些变化的因果关系 。
【感性材料上升到经验,就必须借助知性图型而被知性范畴所规定】康德并没有断言实体在量的变化中 , 最终会达到度而发生质变 , 这是后来的黑格尔发现的 。 尽管如此 , 实体诸状态的变化时因果性范畴 , 运用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