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的“灭绝”再次敲响警钟

文章图片

一则动物的讣告 , 引起万千网友的叹息——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 , 宣布白鲟灭绝 。 这个噩耗并不惊人:长江已经很久没有发现白鲟的踪影 。 两年前 , 国际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有论文称 , 估计在2005—2010年期间 , 长江白鲟已灭绝 。
白鲟 。 能够长到七米长的白鲟 , 是中国体型最大的淡水鱼 , 像大熊猫、东北虎一样 , 是旗舰物种 , 它的兴亡 , 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的优劣 。 因此白鲟的灭绝不能不令人怅然 。
二十世纪以来 , 随着人口激增和环境的破坏 , 全世界平均每年都有一种珍贵动物灭绝 。 如今 , 世界濒临灭绝的鸟类有500多种 , 哺乳动物有400多种 , 爬行动物有200多种 , 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
每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令人心有戚戚 。 它们曾在这个星球繁衍了百万、千万年 , 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彻底灭亡 , 无法挽回 。 人和动物在这颗孤独的星球上相依为命 , 保护和挽救行将灭亡的物种 , 留存生命的火种 , 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
其实 , 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普及 , 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案例是越来越多的 。 在云南 , 亚洲象北迁路上 , 人们关爱照顾它们的一幕幕传为佳话;在东北 , 野生东北虎“完达山1号”在人们的救助下 , 健康地回归野外;在青藏高原 , 重拳打击盗猎藏羚羊后 , 其种群已经大量恢复;离北京咫尺之遥的山区 , 华北豹的踪影已经屡见不鲜……近十年来 , 全国有100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数量停止下降 , 有些大幅回升 。
【白鲟的“灭绝”再次敲响警钟】濒危生物正常生活的前提 , 是生态圈的多样性 。 山清水秀 , 植被繁盛的自然保护地 , 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最好的庇护所 。 近十几年来 , 我国加强栖息地保护 , 确保珍贵、濒危物种种群及栖息地安全 。 同时 , 公众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引导下 , 自觉参与动物保护 , 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 白鲟的悲剧更加引起舆论重视 。
警钟再度敲响 。 如今 , 长江大保护已成共识 , 科研人员正在与时间赛跑 , 尽可能制止野外生物资源衰退对中华鲟种群繁衍的不利影响 。 作为普通人 , 我们能做的 , 除了向白鲟说“对不起” , 更应为物种保护行动起来 , 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
推荐阅读
- 外星文明有多先进?卡尔达舍夫理论中有四个级别的文明
- 三轮车放车库5年,物业一声不吭给卖了,没想到竟是“无价之宝”
- 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跳进下水道,活命还是催命?核弹的伤害有哪些?
- 海底的深处能看见什么, 专家, 还存在啊(下)
- 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 为何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其实这跟你的大脑有关
- 林志颖的特斯拉出了车祸,我想到了埃隆·马斯克
- 男子蒙妻子的眼睛,想给她惊喜却忽略她会武术,被她狠狠摔在地上
- 哈勃望远镜最惊险的一次维修,历时13天,7名宇航员冒险前去
- 重60吨的陨石8万年前坠落在地球 价值6千亿 是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