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吃肉称为打牙祭?
过去人们逢年过节时总要想法子弄点好吃的 。那时候所谓好吃的 , 最高的境界就是吃点肉 。有肉要先献给祖先——祭祀 。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肉“祭”自己的牙齿 , 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那时能吃上点儿肉的机会一年也就那么几回 , 所以凡有机会吃肉 , 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 。

文章插图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中关于“打牙祭”有这样一段描述:“伙计们平时每日就是小菜饭 , 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 。”看来 , “打牙祭”就是吃牙祭肉 。
“打牙祭”可以说是祭祀文化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古人向来重视祭祀活动 。逢年过节 , 人们都要祭拜已逝亲属或者在天神明 。有好吃的自然也要先分给神仙祖宗吃 , 以求神明保佑 。古代祭祀中 , 牛羊猪是常见的祭品 , 皇家祭祀全牛全羊 , 这样做普通人肯定承受不起 。所以 , 百姓通常是在神龛或者祖先灵位前放上一块肉 , 点上冥币、蜡烛 , 以示祭告 。人们认为 , 祭祀的贡品是神祖的吃食 , 人吃了很吉利 。所以 , 皇帝经常把祭肉分给王公大臣 , 分祭肉的故事也史不绝书 。
此俗流入民间 , 家长们通常会把祭完神祖的贡品分给家人吃 。过去 ,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 , 而且肉价昂贵 , 平时吃肉都是奢求 。只有逢年过节 , 人们才能借祭祀的光 , 吃上些“祭肉” 。因而 , 这样难得的吃肉机会就被人们戏称为“祭牙” , 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打牙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能吃上肉已经不再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奢求了 。这种“打牙祭”的说法也就渐渐地被人们淡化了 。但是 , 在老一辈人心中 , “打牙祭”却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 记录了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 。
【为什么把吃肉称为打牙祭?】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
-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鸡蛋?
- 为什么考试分数下面有两条横线?
- 为什么把请人给予方便叫做借光?
- 阿根廷为什么叫潘帕斯雄鹰?
- 原神雪山三把隐藏武器 原神星银矿石位置
- 地图为什么总是上北下南?
- 人类为什么要睡觉?
- 为什么每个人指纹都不一样?
- 为什么看电影必备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