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移栽田间管理

葡萄移栽田间管理对这些新生的副梢,除在顶端留2-3个,并留3-5片叶摘心外,其余部位的全部 。要尽可能的让土壤的水分均衡,就是说在雨季来临之前,要小水勤灌,让土壤的墒情不要太旱 。

物理防治:采收后彻底清园,清除地面上的各种病残体集中烧毁,剥除枝蔓外老皮 。 雨季注意园内排水,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 化学防治:白腐病生长期间每隔15~20天喷药一次,药剂可用50%百菌清500倍液,或50%退菌特600~800倍液;霜霉病在雨季开始前,每隔10~15天喷一次160~200倍的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或在发病季节用40%乙磷铝300~500倍液连喷2~3次,或25%甲霜灵500~700倍液连喷2~3次,喷药间隔期15~20天 。


专家提醒,虽然前期不要让土壤太旱,但进入雨季后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因为土壤中含水量过高除了能引起裂果外,也会引起葡萄树烂根 。

影响葡萄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因素是综合性的 。 仅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气候对葡萄的生长、结果和葡萄酒的优劣起主导作用,气候因素已成为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 光照、温度、降水等天气条件都是葡萄生长和结果所必需的,特别是夏秋季的天气状况 。


前期夏季修剪,对新梢控制的比较严格,后期在第二次果实膨大前要适当的放梢,放梢主要是对新梢不要摘的太狠,就是把一个小尖摘掉就可以了,这样这些叶片可以吸收一部分水分,也就是和果实争水分,果实就会减少水分吸收减轻裂果 。

设施葡萄可比大田提早(或延迟)成熟40-60天,填补了市场淡季,售价可比大田葡萄提高1-2倍,经济效益良好 。 实践证明设施(主要包括温棚和冷棚)葡萄比大田葡萄在栽培技术方面也有许多不同点,如管理不当,也会影响开花、座果,降低产量和效益 。


所谓轻摘心就是多留一些叶片,把卷须掐掉就可以了,另外多留叶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果实进入成熟期时,可以有效阻挡阳光防止果实的日灼现象发生 。

抹芽定枝要分多次进行 。 第一次在萌芽后到展叶初期进行,抹去第一道铁丝以下的芽,老蔓上无用的芽、结果母枝上的弱芽,留大而扁的芽 。 第二次在新梢长出4~5片叶,分得出有无花穗,强枝弱枝时,留粗状、有花穗的新梢,抹除弱枝、徒长枝 。


钙肥的作用可以使细胞增强韧性,细胞的强韧性上来了,果皮就有了一定的柔韧性,它在某种程度就可以减轻裂果的发生 。

【葡萄移栽田间管理】葡萄移栽田间管理一般来说,每个结果新梢共留足12-15片叶片 。休眠期用3~5波美度浓度的石硫合剂喷施,可防治白粉病、蚧壳虫、叶螨等多种病虫害 。 一般在葡萄苗木冬剪后应立即喷施石硫合剂 。 选用无病毒苗木或耐病毒株系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委托国内从事葡萄无病毒研究的单位生产无病毒苗木 。


另外专家提醒,对于已经裂了的果实要及时摘掉,避免影响果穗里的其它果实 。葡萄浆果进入第二次膨大期,对肥的要求也会增强,尤其是能促进果实着色、提高含糖量的磷钾肥,因此这个时期要对每个树体增施磷钾肥100~200克 。在距离树根部20厘米左右,开一个一尺长(30厘米)、10厘米宽、5厘米深的一个小沟,然后把磷钾肥均匀撒入 。

为了防止葡萄徒长,对间作物应采取小水勤灌,葡萄开花前后,要采取人工洒水,以解决二者需水矛盾 。 比较好的间作物是小油菜,可在开苫后立即播种 。 由于它的生长期短,在葡萄开花前即可全部采收上市 。 因其正赶上一般和大田小油菜的空挡,因此售价较高 。


霜霉病一般7~8月份开始发病,9~10月份为发病盛期,第二次果实膨大期正是它的大发生时期 。如果发现有轻微症状,立即就要喷烯酰吗啉、霉克多等特效药,这是治病的,如果没有症状的话,每隔十天喷一遍波尔多液 。发现霜霉病症状时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者60%霉多克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


温室内的气温,白天应保持25℃左右,晚上不低于15℃ 。 当室内气温不足时可利用加温或覆土等措施提高室温 。 当室内升至30℃以上时,可通过开窗换气方法降低室温 。 葡萄幼苗展叶后应在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5时各喷一次水,并注意开窗通气降温 。

葡萄移栽田间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