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 ,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 我们的排遗都是有单独通道的 。 而为什么在进化过程中 , 不选择使用泄殖腔 , 其实还要从哺乳动物的演化说起 。
环境决定
当我们回顾生物的演化 , 就会发现其实大家都很“机智” , 明白只有自己努力去适应环境 , 环境不可能来迁就自己 。
所以当察觉到当下的环境适合某种特征的时候 , 动物就会朝着这一方向不断进化 。
专门的排泄器官出现是从扁形动物门诞生以后开始的 , 比如涡虫的排泄器官就是原肾管 , 是由焰细胞和排泄管组成的 。
而后在漫长的演化中 , 各种动物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
比如鸟类的祖先恐龙也是使用泄殖腔的动物 , 之所以会这样 , 是因为当时地球的环境并不好 , 甚至经历过长期的干旱 。
而所有生物没有水都是会死的 , 因此恐龙为了减少水分的消耗 , 干脆就将排泄、排遗和交配合一 , 尽可能地把水分留在体内 。
除此之外 , 由于泄殖腔的存在 , 鸟类也失去了膀胱 。 毕竟是要在天空中翱翔的生物 , 囤积一大堆尿液在体内可能就飞不动了 。
但是人类的祖先哺乳动物出现的时候 , 地球环境已经有所改变了 , 起码哺乳动物不用担心找不到水喝 , 并且需要适当的囤积脂肪 , 而且没有膀胱的话 , 一路走一路排泄 , 是很容易被其他动物追踪到的 。
鸟类和两栖类倒是无所谓 , 毕竟它们的排便不受控制 , 其天敌也不会循着这个线索找到它们 。
但是哺乳类可就不是这样了 , 为了能够更好地隐藏自己 , 我们当然要学会将各个器官的功能分开 。
最后就是生殖的问题了 , 前文中我们虽然使用鬣狗进行了举例 , 但是哺乳动物当中和鬣狗一样的毕竟是少数 。
因为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 而胎儿的个头就算再小 , 也比生鸟类卵生的蛋大 。 所以为了能够顺利地生殖 , 哺乳动物肯定要放弃像鸟类一样使用泄殖腔 , 这种器官的存在对我们而言是阻碍 。
综上所述 , 动物选择是否共用排泄和生殖器官 , 主要是看它们所处的环境 。
由于动物的进化水平本就不一样 , 所以自然出现了各种形式 。 至于说哪一种进化更完美 , 只能说这种情况都是“因人而异” 。
如果我们将人类身上的这一套器官安在鸟身上 , 那么鸟肯定非常苦恼 , 毕竟不仅得负重飞行 , 还特别的麻烦 。
但是如果我们也使用鸟类等动物的泄殖腔 , 那么人类社会可能到处都“臭气熏天”了 , 因为使用泄殖腔以后 , 你不知道自己何时要排泄或者排遗 , 这人人都会不受控制随地大小便的场景确实难以直视 。
值得一提的是 ,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除了会通过排泄器官进行排泄之外 , 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器官或者系统进行排泄 , 科学家一般将其称为肾外排泄 。
肾外排泄
首先就是肺和鳃 , 鳃这玩意儿我们肯定没有 , 但我们的肺属于呼吸器官 , 它排出的二氧化碳就是代谢的终产物 。
而鱼类则会通过自己的鳃来排除废弃物 , 此前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 , 一些金鱼通过鳃排泄出的含氮物比肾脏以尿素形势排出的含氮物要多5到9倍 。
其次就是我们的汗腺 , 人类身上有大汗腺和小汗腺 , 出汗除了能帮助我们进行散热之外 , 还能够排出体内的盐分以及少量的含氮产物 , 这就是为什么跑步时不小心流入口中的尿液尝起来齁咸 。
最后一种是盐腺 , 许多生长在干旱和多盐环境下的脊椎动物都发展出了类似的结构 , 比如说一些海鸟和海洋爬行类生物 。
以海鸟为例 , 它们的盐腺在眼眶的上部 , 当它们过多饮用海水之后 , 大约15分钟 , 含盐的液体就会从这里流出 , 这有利于维持其体内的渗透压相对稳定 。
综上所述 , 生命的存在和演化确实充满了无数种可能性 , 这大概就是物种多样性特征带给我们的启示吧!事实上 , 人类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 只不过我们在进化道路上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罢了 。
【我们为何特殊?多数动物的排泄跟交配都在一个器官,人类却不是】
推荐阅读
- 亚马逊挖出一枚巨蛋,内藏人形生物,“羽民国”是否存在
- Worthington哺乳动物乳酸脱氢酶研究——特点及测定方案
- 海底的深处能看见什么, 专家, 还存在啊(下)
- 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准确度高
- 科学家:10000年前,第六次大灭绝有可能已经开始,人类怎么办?
- 野生动物的子女离开父母多年后,还会认得自己的父母吗?为什么?
- 地球上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是怎么睡觉的?
- 在北极漂泊389天后,数百科学家带回一个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
- 地球生命发展史上,为什么是先出现恐龙才出现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