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二 )



廖月琴知道 ,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 他们要面对的都是未知的将来 , 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小生命 , 她希望自己的儿子 , 以后不管面对什么苦难 , 都能用坚韧的意志度过 , 像高山一样巍峨不动 。
而且 , 当时钟世藩任职的医院就是南山脚下 , 于是 , 廖月琴给儿子起名叫做钟南山 , 而他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许与重托 。 在国家面对危难之时 , 他二次挺身而出 , 真的像一座高山一样 , 将人民护在了身后 , 成为了无坚不摧的护国神柱 。
当然 , 这些都是后话 。 因为当时还在襁褓中的他即将要面临着一场血腥的大屠杀 。
1937年7月 , 日军开始轰炸南京 , 而一颗炮弹不偏不倚地就炸毁了廖月琴的家里 , 瞬间房屋坍塌 , 而年幼的钟南山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 。 死里逃生的廖月琴立即在周围寻找儿子的下落 , 根本不顾头上还在轰炸的日军飞机 。

她像疯了一样用力刨着已经焦黑的残羹断瓦 , 双手都已经磨出了血 , 嘴里还在念叨着:“救救我的孩子吧!”终于 , 她在一片废墟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儿子钟南山 。
可是 , 那时候的他已经一动不动 , 旁人都以为孩子没救了 , 还劝她不要太过伤心 , 但是廖月琴不管那些 , 她第一时间给儿子做急救 , 不放弃一分一秒 。
很难想象 , 如果没有廖月琴的坚持 , 钟南山的结局会是怎样 , 几十年后的中国又会是怎样 。 正是母爱的伟大 , 让廖月琴不顾安危 , 不放弃希望 , 而这也是她给儿子上的第一课 。
一生难以忘却的痛
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 , 他们一家人跟着国民政府一起逃难到了贵阳 。 钟世藩在那里重新做了儿科医生 , 不久他们就迎来了家中的第二个孩子 , 给那个在战火中依旧怀揣信仰的家凑成一个“好”字 , 他的女儿就是钟黔君 。

那时候 , 钟世藩的工作非常忙 , 家中照顾孩子的重任就担在了廖月琴的身上 。 身为母亲 , 她十分重视儿女们的教育 , 不仅是亲自辅导他们 , 更是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 在她的教育下 , 兄妹二人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成绩都是非常的优秀 。
新中国成立后 , 她参与到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创立中 , 因为她是学护理出身 , 并不是肿瘤方面的专家 , 但是因为更好的工作 , 她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 。
在钟老的记忆里 , 母亲已经年过半百 , 可还是如此刻苦地奋斗在岗位上 , 他起初并不能理解 , 但是母亲告诉他:“身为医生 , 就必须要全力以赴 , 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 ”

很遗憾 , 她最终没能在那个暗影的年代里救下自己 。 就在她56岁时 , 不堪羞辱与折磨 , 而选择跳海自尽 , 而这也成为了钟院士一生的痛!
结束语
虽然 , 母亲的离开是钟南山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痛 , 但是 , 母亲也早就教会了他坚强与承担 。 他也没有自怨自艾地困在那个时代的纠结中 , 而是选择大步向前 , 完成了父母的期望 , 继承了父母的衣钵 。
母亲虽然离世 , 但是她那治病救人的精神却时刻影响和激励他 , 才有他两次在国遇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 成为了如今当之无愧的国士无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