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青楼女子资助落魄革命青年,青年后成兵团司令,他如何报答( 二 )


为了接转党关系 , 宋时轮出狱后离开广州 , 来到了香港 , 在香港 , 由于一位同学的纠缠 , 宋时轮匆匆赶往上海 。
只不过此时上海的白色恐怖非常严重 , 宋时轮一时间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
无奈 , 宋时轮找到了自己的同狱难友李棠萼 。

李棠萼随即找到了哥哥 , 让哥哥写了一封信 , 随后 , 李棠萼将信交给了宋时轮 , 让他去找一个叫董竹君的女人 。
不久 , 宋时轮在一个破败的店里 , 见到了一位带着4个女儿的中年女性 , 这个人 , 就是董竹君 。
宋时轮开口:“董老板 , 有朋友让我将这封信给您 。 ”
董竹君打开一看:“请你对这个年轻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 ”
看完信 , 董竹君沉默了一会儿 , 此时的她 , 也很不容易 。

青楼出身 , 巧遇良人董竹君是上海本地人 , 1900年出生 , 她的父亲靠拉黄包车为生 , 母亲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妇女 , 虽然家贫 , 但是父母对董竹君寄予厚望 , 将她送到私塾读书 。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 由于父亲积劳成疾 , 患了伤寒症 , 无奈 , 董竹君只好辍学 。
在董竹君13岁时 , 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 , 再加上病重 , 最终 , 董竹君的父亲不得已将董竹君抵押到了一家青楼 , 卖艺不卖身 。
面对生活的压迫和无奈 , 董竹君只能慨然接受 。
也就是在这里 , 董竹君的人生 , 彻底改变了 。

董竹君天生丽质 , 嗓音又好 , 因而在青楼里 , 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头牌” , 前来一睹她芳容的人不计其数 。
在这些人中 , 对她影响较大的人 , 叫夏之时 。
夏之时是四川合江榕山镇人 , 1888年出生 , 16岁时东渡日本 , 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 随后 , 他一直跟随孙中山革命 。
1911年武昌起义时 , 夏之时在成都领导了龙泉驿起义 , 建立了蜀军政府 , 民国成立后 , 夏之时重庆镇抚府总长等职 , 参加了反袁 , 护国等运动 。
夏之时第一次见到董竹君时 , 正是她刚到青楼不久 。
此时 , 由于袁世凯夺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 夏之时混迹在青楼里以掩饰革命行动 。

两人初次相见 , 对彼此双方的感觉都很好 , 都说“美女配英雄” , 在当时的时代来说 , 夏之时作为革命党人 , 无疑是一位“大英雄” , 而董竹君仅卖艺不卖身 , 就成为了青楼的头牌 , 也可见她的姿色过人 。
很快 , 两人就陷入了热恋中 。
1915年 , 夏之时要东渡日本 , 准备花钱将董竹君赎身带走 , 董竹君却是拒绝了 。
在经历了社会的闯荡后 , 董竹君明白 , 要让获得别人的尊重 , 就必须自己有本事 , 有过人的本领 , 她虽然喜欢夏之时 , 但是她并不希望成为一件可以用金钱交易的“东西”
随后 , 董竹君告诉夏之时 , 自己可以和他去日本 , 不过 , 要他答应自己三个条件 。

第一 , 不做小老婆 , 第二 , 到日本后 , 要送董竹君去上学 , 第三 , 回国后 , 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 夏之时掌外 , 她当好贤内助 。
夏之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 因为他认为 , 董竹君虽然年龄不大 , 却是一个很懂道理的女人 。
就这样 , 之后的董竹君凭借着自己的本事 , 从青楼里逃了出来 , 在预定的地点 , 董竹君见到了夏之时 , 几天后 , 他们举行了婚礼 , 婚后没几天 , 两人便奔赴日本 。
到了日本后 , 夏之时此时是按照当初董竹君提出的条件做的 , 他将董竹君送到了日本学校 。
这段时间 , 董竹君学习起来非常刻苦 , 而这期间 , 也是她和夏之时生活的正幸福的日子 。
可惜的是 , 这样幸福的日子 , 两人并没有过多久 。

吃够了爱情的苦几个月后 , 夏之时接到通知回四川革命 , 董竹君学业还未完成 , 再加上刚出生的女儿还小 , 便留在了日本 。
让董竹君很不高兴的是 , 在夏之时离开时 , 夏之时给她留了一支枪 。
夏之时说:“第一 , 你可以用枪防贼 , 第二 , 如若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 就用它自尽吧 。 ”
此事让董竹君很气愤 , 除此之外 , 夏之时还让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的四弟到日本 , 陪董竹君读书 。
董竹君也不傻 , 她自然是明白 , 夏之时派弟弟来 , 无非就是“监视”自己罢了 。
对此 , 董竹君为了学业 , 忍了下来 。
1917年 , 董竹君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毕业后 , 想要继续留学前往法国 , 可是国内的夏之时多次催促她返回国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