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哪里人?
虞城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 。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 。不过据今人尚起兴考证,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木兰诗》,系木兰根据其自身经历写成 。唐代追赠木兰为将军,谥孝烈,并在其故居虞城建祠纪念之 。所以现今一般认为花木兰是虞城人 。

文章插图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历史上共有过四个“木兰”,个个都是不让须眉的侠胆烈女 。

文章插图
在据《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记载:“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 。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 。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 。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 。后凯还,天子嘉其功 。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 。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 。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 。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 。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意思是木兰姓魏,替父从军后辞官不受,皇上知道真相后又想把她召到后宫中,但木兰宁死不从,自杀身亡,皇上大惊,于是追赠木兰“将军”称号 。

文章插图
现河南虞城仍建有木兰祠,祠中设木兰像,并幸存两块祠碑,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二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当地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歌谣中也留有木兰从军的故事 。
隋朝,我国出现了一位女扮男装的巾帼英雄,这就是家喻户晓的花木兰 。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虞城县营郭镇建造了木兰祠 。该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今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 。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 。

文章插图
嘉庆十一年(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 。经多次重修扩建 。至清代时,占地为一万多平方米 。原祠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僧人住室等百余间 。围墙内外,植有高大的唐槐翠柏 。大门过道内,有花木兰的战马塑像,按上有花木兰全家塑像 。祠堂内外有十余块历代名人、官吏赞美花木兰的诗文、书画碑刻 。

文章插图
原祠毁于1943年战火 。现在石碑两通 。一是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辨证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高3.6米,宽1米,1982年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十七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 。一是清朝《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高2.14米,宽0.78米,碑座方队两碑的主要内容都是考查辩正木兰的时代、家乡、事迹及木兰祠、木兰像等 。
【花木兰是哪里人?】

文章插图
据碑文、《归德府志》和唐朝以来的有关文献分析,花木兰不姓花,而是姓魏,名木兰,生于北周,死于隋代 。故里在虞城营郭北魏庄(今废) 。北周时可汉募兵,本是木兰父被征招,但他年老体弱,难以应征 。而唯一的能代替他的木兰胞弟又年轻 。无奈,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 。自边防归来时,北周已亡,拜见了隋朝文帝 。文帝封她为尚书,她坚辞不授 。归家后,脱去戎装,换上旧时衣裳,又现女儿真面目 。后朝廷闻之,召她入京,欲纳她为妃,木兰以死拒之 。据今人尚起兴考证,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木兰诗》,系木兰根据其自身经历写成 。唐代追赠木兰为将军,谥孝烈,并在其故居建祠纪念之 。所以虽然花木兰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且历代争论颇多,但现今一般认为花木兰是虞城人 。
推荐阅读
- 野骆驼种群在中国哪里?
- 什么是购进棚樱桃树
- 沃柑冬季叶子往下翻卷是什么原因
- 葡萄绿枝嫁接的时间和方法是什么
- 敦煌壁画中最大的一幅是哪一幅?
- 新生儿皮肤发黄是什么造成的
- 新生儿皮肤发黄是为什么
- 致橡树主要表达了什么 致橡树赏析
- 什么是网络安全密钥 传说之密匙
- 刘谦怎么凉的 刘谦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