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桩令人咋舌的奸情命案,可见“不秃不毒”四字,绝非虚言( 二 )



卜良遭此惊变 , 急忙捂着嘴巴灰溜溜地跑回家了 。
第二日 , 有香客去观音庵上香 , 发现赵尼姑的房门深掩 , 一直不见她出来 。 香客们怕赵尼姑出了什么意外 , 就推门进去一探究竟 。 哪知一进门 , 香客们就发现赵尼姑浑身不着片缕 , 仰躺在床上断了气 。 香客们一见出了命案 , 顿时一哄而散 , 自有那好事者跑去报官 , 不多时衙役们赶来将寺庙封锁了起来 。
没多久 , 县太爷坐着轿子也赶了过来 , 随行的还有衙门里的仵作和师爷 。 县令见案情重大 , 于是就让仵作赶紧上前勘验 。 仵作查验完现场后 , 回来对县令说 , 从死者赵尼姑口中找到了半截断舌 , 这肯定是有人见色起意 , 被拒绝后遂行凶杀人 。 于是县令就让师爷赶紧传令去捉拿歹徒 , 只要见到口舌残缺的一律不得放过 。

卜良舌头被咬断后 , 在家疼的一晚上都没睡着 ,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后 , 他就赶紧跑去药房抓药 , 可出门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 。 衙役们也知道这个卜良不是好人 , 又见他捂着嘴巴 , 于是就将其拦住查看 。 一看之下 , 果然发现卜良口中少了半段舌头 , 再回到衙门与寺庙中留下的舌头一对比 , 证明卜良就是“观音庵妙尼命案”的凶手 。
卜良心知自己是中了巫氏的计策 , 可他舌头被咬断无法做声 , 再加上他又不识字 , 只好以头抢地示意自己是被冤枉的 。 县令看到卜良在证据面前还敢狡辩 , 于是让衙役们大刑伺候 , 几次大刑下来 , 痛不欲生的卜良只得签字画押 , 最后被判斩立决 。

巫氏大仇得报后 , 起初还要一心寻死 , 认为自己失去了贞洁 , 再活着只会让丈夫蒙羞 。 但是贾秀才却宽容了妻子 , 他认为这并不是妻子的错 , 都怪自己不在家 , 才让妻子受到了赵尼姑和卜良的欺压 。 在丈夫的宽慰下 , 巫氏终于走出了内心的阴影 , 从此以后夫妻二人感情更加和睦 。
在古代社会 , 由于封建礼法的严苛压迫 , 女子“失身”被认为是人生最大的耻辱 , 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饿死事小 , 失节事大” 。 尤其是古代的儒生 , 更是将这种思想视为至理名言 , 在这些饱读诗书的儒生眼中 , 一个人的生命反倒不如名节重要 。 幸亏贾秀才不同于一般的腐儒 , 不然巫氏恐怕也会成为封建礼法的受害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