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秦淮河歌儿舞女聚集之所往往与贡院、学宫毗邻 , 每逢乡试年 , 便导致这里的房子租金最高 。
这当然是一场考试比赛 , 但也是一场古代小镇做题家们的性盛事 。
期待这一天的可不止是那些憋坏了的小镇做题家们 , 也不止唯利是图的老鸨 , 还有心事复杂的妓女们 。
就像《儒林外史》第五十回所言:“那些妓女们相与的孤老多了 , 却也要几个名士来往 , 觉得破破俗 。 ”
在这个时候 , 堕落风尘的她们便有了大把的机会结识年轻的风流才子 , 破俗的目的或许倒在其次 , 也许可以寻个终身依靠从此上岸呢?
《儒林外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 , 这当然不是因为它写出了形形色色的小镇做题家们如何狎妓 , 而是因为它道尽了形形色色的小镇做题家们的形形色色 。
“伟大也要有人懂” , 这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人看轻《儒林外史》的慨叹 。
鲁迅先生便是那个懂《儒林外史》的人 , 他很懂吴敬梓 , 也很懂那些小镇做题家们的幸与不幸 。
比如 , 如何把一位小镇做题家瞬间刺激到崩溃?
鲁迅的名作《孔乙己》里有段描述 , “旁人便又问道 , ‘孔乙己 , 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 , 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 他们便接着说道 ,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 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 , 一些不懂了 。 ”
这是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重点讲解的一段 , 尤其是那句“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结合近期一篇热文比较一下吧 , 该文讥讽如今的小镇做题家们看到明星考编就是酸葡萄心理 , 其原话说:“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 , 做真题卷 , 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 。 ”
便是这话引爆了众怒 。
难道不可以批评小镇做题家吗?
不是不可以 , 也不要求一定要有什么悲天悯人的态度 , 起码的公正原则总得有吧 。
当然 , 如果你瞧不起孔乙己 , 最好也客观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孔乙己让人如此瞧不起 。
孔乙己有其倒霉之处 , 自有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因素 , 但若说到个人的悲剧结局 , 更多的得怪他懒惰 。
孔乙己虽然没考中秀才 , 但他有识字的优势 , 在那个文盲率超高的年代 , 体体面面混口饭吃绝对不成问题 , 但他不仅是懒 , 更严重的行为是去偷窃 。
科举制度虽然有腐朽 , 但鲁迅从来没有为了抨击它而把孔乙己一切的悲剧根源都赖在它身上 。
这就是公正之心 , 因此鲁迅因此评价吴敬梓写《儒林外史》:“秉持公心 , 指摘时弊 。 机风所向 , 尤在士林” 。
吴敬梓本人就是个地道的小镇做题家 , 他的家族十分强悍 , 曾创下了“一门两鼎甲 , 两代六进士”的壮举 。
可到了他这代 , 小镇做题家的基因居然开始不灵了 。
他倒是比孔乙己强一些 , 毕竟18岁就混到了秀才 , 可是后来却屡试不中 。
这样看来吴敬梓写《儒林外史》倒像是出自酸葡萄心理 , 可他并不反对科举选才的形式 , 只是对八股取士和要求灭绝人欲的礼教强烈不满 。
《儒林外史》中的小镇做题家们有好有坏 , 好的人物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作者不切实际的人生理想 , 但坏的却不尽然都是坏 , 他们有缺点 , 有的只是迂腐 , 但却不乏善良、仁义的心肠 , 如真题培训专家马二先生 。
吴敬梓在讽刺他们的同时 , 也在思考着为什么和怎么办 。
不同于《金瓶梅》和《红楼梦》把希望寄托给了宗教 , 《儒林外史》显得现实的多 。
书中一再强调 , 读书人要有“弄一碗饭吃”的能力 , 这大概也与吴敬梓后半生贫困的人生体验有关 。
书中的小镇做题家们只有有了“弄一碗饭吃”的能力 , 才能向“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叫板 , 他们有的做裁缝、有的开茶馆、有的卖字、有的卖火筒子 , 基本上都做到了自食其力 。
可命运往往就是这么捉弄人 , 吴敬梓写了本煌煌巨著所反对的最后却拯救了《儒林外史》 。
吴敬梓死后 , 接下来的12年中 , 《儒林外史》仅以手抄本形式流传 , 面临着散轶朽烂乃至失传的境地 。
幸运的是 , 他的姨侄金兆燕一直惦念着这本书 。
乾隆三十一年(1766) , 49岁的金兆燕考中进士 , 终于有了钱 。 他第一时间把《儒林外史》给刻了 , 虽然印量不多 , 但留下了传世之本 。
推荐阅读
- 宁夏|新疆自驾游增多,独库公路变“垃圾公路”,自驾游如何不伤美景?
- 宁夏|城隍庙杂货市场,田子格小商品市场,南京路不好吃步行街
- 宁夏|舟山,吸引人的城市,了解一下?
- 贺兰山|未完成的画
- 丽江|喜欢丽江的人值得打卡的美景,用自己的特色吸引不少人,人文景观不错
- 宁夏|夏天这么热,为啥还有人来重庆旅游?
- 宁夏|塞上江南,旅游胜地——宁夏
- 宁夏|长江上最新一代旗舰游轮——世纪凯歌号将于7月10日首航
- 宁夏|五个欧洲浪漫小屋,你喜欢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