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导读:你知道吗?在南亚有这样一条“特殊”的公路 , 管你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 , 到了这都得乖乖交钱 , 但唯独中国人可以免费 , 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全球最美公路 。
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文章图片

这条公路位于英联邦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境内 , 相信看到这个国家的名字时 , 你就已经猜到了答案 , 没错 , 这条公路就是著名的喀喇昆仑公路 , 也被巴铁人民亲切的称之为“中巴友谊之路” 。这条公路全长1032公里 , 北起中国新疆喀什 , 途径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以及喜马拉雅山脉的西端 , 最后到南端巴基斯坦北部的塔科特城市 。
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文章图片

整条公路中国境内的最低海拔也有1154米 , 最高海拔可达4733米 , 被评为“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 , 同时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公路 。它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称誉 , 完全取决于公路的修建 , 因为这条公路坐落于几百万年前 ,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破碎地带上 , 这里有着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 , 也是地质学家、登山家和旅行家梦寐以求的地方 。

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文章图片

当年规划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 , 所有国家的工程师都认为 , 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建设 , 但唯独中国工程师们不服输 , 用十余年时间 , 终于将这条公路打通 。虽然这是两国共同修建的公路 , 但巴基斯坦自己人通行都要收费 , 为什么却对中国人免费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
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文章图片

1966年 , 中巴两国在帕米尔高原 , 炸响了开山第一炮 , 滚滚的巨石漫天飞舞 , 它也预示着中巴公路的正式开建 。起初按照双方协议 , 两国从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山山口 , 向各自方向开始修建 , 1969年 , 中国从一开始的摸索前进 , 一天推进不足1米 , 到后来的逐渐掌握技巧 , 一天可以推进10米 。

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文章图片

本以为接下来可以顺利进行 , 可就在修建到喀喇昆仑山脉冻土层的时候 , 由于冻土受气温影响热胀冷缩 , 导致了严重的山体滑坡事件 , 将800米路段全部掩埋 , 还有6名施工人员不幸身亡 。吸取教训之后的修建更加谨慎 , 就这样修修补补一顿操作 , 中国境内的部分终于完工 , 然而此刻的巴基斯坦还在漫漫的探索阶段 。
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文章图片

因为该国的重工业十分落后 , 基建材料也短缺 , 1969年 , 巴方领导人眼看工期严重滞后 , 不得不请求我国的帮助 。于是原本由巴方负责的红其拉甫到哈里格希路段改由中方施工 , 并且哈里格希到塔科特段上的十余座桥梁也由中方建设 。

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文章图片

就这样 , 经过了十余年的努力 , 于1979年喀喇昆仑公路终于完成 , 修建这条公路一共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3000万立方米土石 。可以说 , 当年如果没有中国的援助 , 这条公路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此顺利 , 也许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巴友谊之路”了 。在巴基斯坦有这样一群人 , 为中国烈士陵园足足守了40年这座陵园坐落于吉尔吉特东郊的丹沃尔村 。
南亚一条只对中国人免费的公路,英国人不服也没用,原因为何?
文章图片

当年修建喀喇昆仑公路时 , 有700多条鲜活的生命在此牺牲 , 其中有88名中国烈士 , 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到祖国的故土 , 只能长眠于异国他乡 。陵园沿喀喇昆仑公路而建 , 在苍松翠柏的掩映和鲜花的环绕下 , 白色的大理石碑矗立在陵园中间 , 纪念碑后 , 就是中国建设者的墓地 , 它见证与促进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