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回家探亲,被母亲绑上花轿;新婚夜她警告丈夫:绝不能做夫妻( 三 )


这段婚姻的匆匆收尾 , 或许也说明了:两人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
1940年 , 34岁的谢冰莹来到西安工作 , 在一家报社做签约编辑;也正是在这个千年古城 , 谢冰莹邂逅了终身伴侣贾伊箴 。

那是一个体贴入微的男子 , 他给了谢冰莹想象不到的贴心和疼惜;纵然谢冰莹曾是所向披靡的女战士 , 可遇到贾伊箴后 , 她才知道 , 自己这一生 , 最渴望的便是安稳 。
就在谢冰莹开启第三段婚姻时 , 她却不知道:在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中 , 已经出狱的符号 , 带着年幼的女儿 , 苦苦找了她8年 , 也痴痴等待了她8年 。
直到听说:谢冰莹早已嫁人 , 那个痴情的男子 , 才放弃了所有的等待;为了让年迈的母亲安心 , 他只好选择了重组家庭 。
直到1942年 , 谢冰莹终于找到了符号和女儿“小号兵” 。
当看到曾让自己思念无比的丈夫还活着时 , 谢冰莹有说不出的欣慰 , 却也掺杂了说不出的悲戚 。
晚年的她 , 回忆与符号的这段往事 , 她仍旧充满落寞地感叹:
“往事如烟 , 我与符号温馨的一切都已过去 , 我们当时相亲相爱 , 是历史和命运将我们分开 。 ”
因为和女儿聚少离多 , “小号兵”最终选择了留在爸爸身边 。
长大后的她 , 也对文学创作极为热爱 , 还曾在《大千杂志》发表文章 。
但可惜的是:在那场时代的巨大浩劫中 , 年仅36岁的“小号兵” , 因为母亲的过往 , 遭受到残酷的批判 , 最终含冤而死 。
此时的谢冰莹 , 已经与丈夫贾伊箴移居台湾 , 而后去了美国定居 。
听闻女儿的噩耗后 , 她抱着女儿的照片绝望痛哭 , 却无能为力 。
一生颠沛流离的谢冰莹 , 从此留在了美国 , 与疼爱她的丈夫携手相伴50年 。
直至贾伊箴过世 , 两人也始终不曾分开 。
【放在最后的话】时光匆匆 , 所有的年华终要谢幕 。
2000年1月5日 , 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 , 蜚声文坛的“新花木兰”谢冰莹 , 在美国旧金山溘然长逝 , 享年93岁 。
久居海外的她 , 生前最渴望的 , 便是回到阔别许久的祖国 , 却因为种种原因 , 始终未能如愿 。

所以她曾对儿女们叮嘱:“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 , 就要火化 , 然后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 , 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去” 。
最终 , 她的遗愿得以实现 。
当后辈们将她的骨灰洒落金门大桥时 , 波光粼粼的太平洋 , 涌动着温柔的海浪 , 将这位老人的思念和期盼 , 带向了远方的家乡 。
半生漂泊 , 最终也魂归故里 。
想来 , 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女兵” , 也可幸福安眠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