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飞边睡的“无脚鸟”,一生都无法落地,如何繁衍后代?


边飞边睡的“无脚鸟”,一生都无法落地,如何繁衍后代?


文章图片


边飞边睡的“无脚鸟”,一生都无法落地,如何繁衍后代?


文章图片


边飞边睡的“无脚鸟”,一生都无法落地,如何繁衍后代?


文章图片


边飞边睡的“无脚鸟”,一生都无法落地,如何繁衍后代?



一提起鸟类 , 大家就会想起天空 , 仿佛鸟类就是专门为天空而生的 。 但是 , 纵观整个鸟纲会发现 , 很多鸟并不是飞行高手 。 比如鸵鸟、鸸鹋、鹤鸵这样的大型鸟类却不会飞;雉科成员如各种野鸡、孔雀 , 它们的飞行能力并不是很强 , 只能飞上枝头不能飞向天空 。
而这其中 , 有一种鸟类 , 它们生来就是为了飞行 , 一生90%的时间都在空中度过 , 其他时间在树上停留 , 一生也不会落地 , 就连繁殖这样的鸟生大事都是在天空中完成 , 这种集浪漫和悲壮于一身的鸟就是雨燕 。

雨燕
雨燕是鸟纲雨燕目雨燕科成员的统称 , 除了南极洲和部分岛屿 , 雨燕的飞行轨迹遍布全球 。 雨燕身型娇小 , 体长在10到30厘米之间 , 体重更是只有9到150克 , 与它们的小身板不符的是雨燕的翼展 , 它们的翼展通常会是体长的几倍 。
这样的身体结构 , 使得它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 。 雨燕科的大部分成员飞行速度都可以在100千米/小时以上 , 一些成员 , 如尖尾雨燕 , 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 , 而褐雨燕时速高达276.47到353.23千米 , 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它们的惊鸿一现 。

雨燕不仅飞行能力惊人 , 续航能力也是一绝 , 雨燕中有些是候鸟 , 需要长途迁徙 , 于是它们便以110公里的时速 , 飞行上万公里 , 期间几乎不停下来休息 。 动物学家们将无线电信号安装在迁徙的雨燕身上 , 发现它们能连续飞行10个月 。 这10个月的时间 , 它们的吃喝拉撒睡都在空中进行 。
无法落地的一生
传说中有一种鸟 , 它没有脚需要一直飞 , 一生中唯一一次落地就是死亡的时候 , 这种鸟叫“无脚鸟” 。 现实中 , 雨燕也被称为“无脚鸟” 。 它们虽然有脚 , 但是脚已经退化得又短又弱 , 孱弱无力的脚无法帮助它们在平地上起飞 , 很容易让雨燕成为地面掠食者的猎物 。

因此 , 雨燕即使要停下来休息 , 也不会停在地面上 , 而是停在树枝头和陡峭的悬崖峭壁 。
雨燕的食物是各种昆虫 , 大部分昆虫的飞行速度不及雨燕 , 因此它们可以在空中直接捕获 , 无需落地 。 同样的 , 它们喝水不会停下来 , 而是直接找到水源 , 从水面上掠过 , 用它的鸟喙划出一道优美的线条 。 有些生活在高山之中的雨燕 , 还会专门飞到瀑布附近 , 高速滤过瀑布的最外层的水汽 , 喝水的同时还能洗澡 。
雨燕是如何做到“边飞边睡”的?

雨燕拥有和鲸类海豚一样的睡眠模式——单半球睡眠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边飞行一边睡觉 , 分两个半脑进行 。
那些持续飞行10个月的雨燕 , 采用的就是这种睡眠方式 , 只不过在使用这种半球睡眠时 , 所有的信息处理都集中在了一边大脑上 , 雨燕的协调性会受到些许影响 。
空中的“婚礼”
雨燕除了在空中吃喝拉撒睡外 , 连生命中最重要的繁衍也要在空中进行 , 雨燕是一夫一妻制 , 并且两只雨燕一旦结成夫妇便终生不分开 , 直到另一方死亡 。 这种忠诚配上它们在空中繁衍 , 似乎每一次都是在天空中举办了一场“婚礼” 。

筑巢建窝
交配完成后 , 雨燕就需要筑巢了 , 雨燕对于巢穴是十分念旧的 , 通常情况下 , 它们会使用去年的巢穴 。
巢穴翻修好了 , 雌鸟就可以进来产卵了 , 一般它们会产下1至6枚卵 , 孵化期为一个月左右 。 雨燕是双亲抚养 , 雌鸟和雄鸟都要每天抓虫子喂养幼鸟 , 持续一个月后 , 小雨燕羽翼丰满可以离开巢穴 , 独自开始自己一生的飞行 。
在筑巢过程中 , 雨燕的口水与藻类发生反应 , 生成一种特殊的胶质 , 这便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名贵食材——燕窝 , 其中以金丝雨燕的质量最上乘 。 雨燕可能做梦都想不到 , 自己的口水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

逃不开的人类
市面上卖的燕窝大部分是白色的 , 但是最原始的燕窝是混杂着巢穴的杂草、幼鸟的粪便和羽毛 , 需要人们从中间提炼出来 , 这就意味着需要将雨燕的整个巢穴都搬走 。 原本最初人们是等待雨燕完成繁殖季节后 , 再去摘燕窝 。 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 , 一些人在幼鸟还没有羽翼丰满离巢的时候 , 强行将幼鸟赶走 , 拿走巢穴 , 造成大量的雨燕幼鸟死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