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

第一年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但在我国北方地区或高海拔地带,冬季干旱,若温度过低,又无防寒、防风条件时,枝梢常被冻枯 。猕猴桃生长环境

“摘心转势”时间不当 对主蔓或内膛徒长枝为了改变这些枝条的虚旺长势,采用早摘心重摘心办法进行枝势转换,对翌年结果母枝萌芽率、成枝率、座果率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处理时间较迟,往往二次枝不萌发,影响结果母枝(更新预备枝)培养 。1朵花至少有3个柱头授上花粉,才能显著提高果实质量 。 雌花开放后5 d之内均可进行授粉,但随着开放时间的延长,授粉受精后果实内的种子数和果个会逐渐下降,以花开放后1~2 d的授粉效果最好,第4天授粉坐果率显著降低 。

1、气候:猕猴桃属阳性树种,耐半阴,喜阴凉湿润环境,怕旱、涝、风 。耐寒,不耐早春晚霜 。宜选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在生长季节降水较为均匀、空气湿度大、早晚霜害和冻害较少的地区,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种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较为适宜 。

发病一般在4月开始,这时雨水较多,土壤以积水,病菌易侵扰,可用氯氟氰菊酯水剂灌根和喷洒防治,一般发生过的根腐病的地方2-3年内不适宜再行栽种 。每100克果肉含维C250毫克,维E含量也较高 。 尤其口感优于目前国内外选育的任何猕猴桃品种,猕猴桃不再是“酸果” 。 熟期早,耐贮藏,商品价值高 。 该猕猴桃属中华系列(软毛),是特早熟品种(8月上旬上市),15℃常温下可贮藏2个月,冷藏至翌年2月份仍新鲜如初 。

2、土壤:猕猴桃生长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强酸或碱性土壤需改良后再栽培 。

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增强树体抗病力 。 多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溃疡病发生程度随着猕猴桃产量增加而加重,缺乏有机肥导致树体养分不全和不足,树体健而不壮,致使树体衰弱,组织松软诱发溃疡病侵染 。 清园消毒 。


3、光照:猕猴桃喜光怕晒,野生植株基本都长在阴坡或半阴坡及河畔,有极强的利用散光的能力,即便是在一棵大树上缠绕依附生长都没有任何问题,但不能过分隐蔽,如果严重缺光照,就会发生枝条枯死,通俗讲就是喜阳光但怕高温 。

猕猴桃幼苗长到30厘米时摘心,以后将基部发的芽抹掉,促进猕猴桃幼苗长粗 。 中耕除草猕猴桃幼苗生长慢,要勤于中耕除草,保持土壤处于疏松状态 。


4、温度:温度是限制猕猴桃分布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每个种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存 。猕猴桃大多数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即亚热带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

第一年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殊不知,这些营养枝是的光合作用功能枝叶 。抓紧采果后施肥采果后配套施肥,可选两个配方,一个是有机肥+有机无机生物肥+中微量元素肥 。 其中有机肥(包括牛粪、羊粪、猪粪、鸡粪等)按斤果斤肥施入,一亩红心猕猴桃园控制施有机肥量4000-5000公斤+龙飞大三元有机无机生物肥120-160公斤+中微量元素肥5-50公斤 。 每年市场供不应求,是很多投资商看好的产品 。

【第一年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

5、施肥:猕猴桃喜肥怕烧,一旦缺少无机养分就表现出黄化、小叶、停长等现象,因而猕猴桃对肥分比较敏感,但肉质根系对土壤盐分浓度也很敏感(特别是持续高温干旱),从而形成新的矛盾对立体,生产上要求少量多次施肥法,即能满足肥分需求又不致产生肥害,这就是猕猴桃的喜肥怕烧 。

及时开展病虫防治 套袋后主要以保叶为主,适当减少喷药次数 。 7-9月份主要防治红蜘蛛、蚧壳虫、褐斑病等病虫危害,杀菌杀虫剂选用菌立灭、农抗120、喷克、扫螨净、绿色功夫等,交替使用 。 从9月中旬开始防治溃疡病,药剂选用10%速补500倍液、博医1200倍等,采果前15天喷一次,采果后和冬剪结束各喷一次 。


6、水分:猕猴桃喜水怕涝,夏季叶面蒸腾作用非常旺盛,需水量相对较大,因而6~8月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70%较理想,但同时猕猴桃的根系为肉质根,呼吸作用强烈,需要土壤的的氧含量较多,也就是要有必需的土壤透气性,因此根据土壤水、气的消长关系,不能过多浇水 。


第二年随着枝叶的增多再加立一根竹(木)棍成人字形,将枝梢绑缚在人字架上 。 第三年立三根竹(木)棍,架成三足鼎立状,上面再横几根竹(木)棍作横担,把枝梢均匀地绑缚在支架上 。 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冠也随之扩大,支架可稍加扩大 。

第一年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