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照到地球能变热,日地之间的太空,为何却冷到不行?( 二 )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在这种情况下 , 它们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仅很弱 , 也无法留下温度 , 导致出现了很大的温差 。
因此 , 人类未来就算完成了移民 , 可能也要穿着宇航服才能在这些星球上活动 , 除非咱们能模拟出类似于地球的大气层 。

地球大气
当然 , 大气层的保温效果对于人类而言“利害并存” , 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感觉到了 。
随着地球大气当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变多 , 导致本来能够逸散出地球的那些辐射出不去了 , 就这样地球的“老棉袄”变得越来越厚 。
保温效果确实变好了 , 但这种保温效果也让地球的温度开始飙升 。

温室效应的原理图
偏偏人类及地球的大部分生物 , 对于温度的感知又相当的敏感 , 不管是太冷或是太热都会不适应 。
因此 , 大气的保温作用有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 而温室效应本身是一个中性词 , 可当其过度的时候就有“贬义”的意思了 。

美丽的太阳
值得一提的是 , 不管加热的过程是怎样的 , 首先咱们得有太阳这个辐射源 。 而现阶段正处于青壮年的太阳 , 活动还是蛮不规律的 , 它一旦有任何的异常变化 , 地球的气候系统和温度立即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
太阳变化与地球气候系统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 , 太阳的活动周期长度平均约为11年 , 当然它偶尔也会不按常理出牌 , 所以人们需要一直密切关注它的变化 , 以保证及时作出反应 。

活跃的太阳
不过以11年的周期来看 , 大气温度确实会随着太阳活动发生变化 。
比如当太阳活动十分频繁的时候 , 几乎全球的每个地方温度都会上升 , 其平均温度比太阳活动低的年份高出0.2K左右 。


欧洲三个台站约200年的数据显示 , 当地温度的变化幅度在1K左右 , 而年平均温度在太阳黑子极大年和太阳黑子极小年同样相差约1K , 太阳活动可能是温度变化的原因 。
除此之外 , 科学家还对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机制具体分为了三种 , 方便进行研究 。

太阳影响着地球的气候
第一种就是太阳辐射通过辐射的过程来影响气候 , 具体可参照上文所举例的吸收与反射 。 第二种则是紫外辐射通过平流层和对流层间的动力学过程影响 , 第三类则是太阳通过高能粒子影响形成云的微观物理过程 。
这三种机制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程度不一致 , 总的来说还是以第一种为基础 。
因此别觉得咱们的地球气候系统特别可靠 , 实际上它是非常多变的 , 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 尤其是像太阳这种辐射源 。

太阳结构
说到这儿 , 有人可能会想 , 如果太阳活动剧烈的时候 , 日地之间的空间能够帮咱们多吸收一些太阳辐射 , 那么地球的气候系统不就不会受到影响了吗?
如果日地之间的温度很高从这种角度来说 , 这一想法确实没什么毛病 。 因为太阳辐射如果在中途被大量拦截 , 那么就算太阳再怎么造作 , 都很难影响到地球 。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 , 太阳的辐射量增大 。
如果说日地之间的温度从一开始就很高 , 那就说明它并不是“真空”的 , 而在这种作用之下 , 地球能够吸收到的辐射就少得可怜了 。
届时我们恐怕就不会抱怨太热了 , 因为地球的温度可能会急剧下降 。

【太阳光照到地球能变热,日地之间的太空,为何却冷到不行?】被“冻住”的地球
因此与其想着改变日地之间的情况 , 不如想想怎么从地球本身下手 。 忽略掉太阳活动的影响不计 , 地球如今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 , 已经让全球各地的温度都上升了 。
在这种影响下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 甚至未来整个循环系统都将出错 , 而人类文明可能就在这一次环境的剧变当中走到尽头了 。

全球变暖 , 海平面上升
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 , 全世界的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8厘米 , 目前地球已进入了海平面“加倍上升期” , 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措施 , 那么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将平均升高30到50厘米 。

海平面上升
当下 , 咱们必须缓和气温上升的速率 , 起码不要再让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花式增长了 。 地球的各个系统本身就是联结的 , 当某一处崩盘 , 就很难有生物逃得过自然的制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