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只吃一顿,12年交配一次,洞螈懒到极致为何能活到100岁?( 二 )


另外 , 洞螈12年才交配一次 , 真可谓是无欲无求了 。

在水中怡然自得的洞螈
洞螈多为卵生 , 孵卵期为三个月左右 , 再加上洞螈的交配行为可以一直延续到80多岁 , 这才勉强保证了在无数的岁月当中 , 这一物种能够生存下去 。
外型文化特征洞螈的外型更多地与蛇相似 , 惨白并不是它唯一的肤色 。 当它进入到有光环境当中一段时间之后 , 它的肤色会逐渐变为灰色 。
洞螈对水源的要求极高 , 普通的水质无法达到它生存的要求 , 所以洞螈才会选择洞穴的最深处那里有着最纯洁的水源 , 以及不被人类打扰的生存环境 。

洞螈CG
这样的生存环境也让洞螈的体型保存了最为原始的特征 , 1768年奥地利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这种小家伙的存在 , 并感叹它体型的奇妙 , 将它命名为“普罗透斯” 。
在希腊神话当中 , “普罗透斯”是海神的名字 , 科学家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纯真古物种的赞美之意 。
洞螈由于本身体型酷似民间的真龙图腾 , 而被称为龙宝宝 , 形象地表达出民间对于洞螈的喜爱 。
这位“真龙宝宝”就曾在网络上以假乱真 , 引起各大论坛贴吧的轰动 。

洞螈是世界上最像龙的生物
2013年曾刊登过一篇名为“昆仑山内惊现真龙 , 是真是假”的文章 , 这篇文章发布之后迅速走红 , 很多未曾见过洞螈的网友 们大为吃惊 , 几乎全网都在热议文章当中酷似真龙的图片 。
经过专业鉴定 , 文章中的图片是经过ps处理过的 , 而图片的原型正是洞螈 。
它本身就酷似人们想象中的真龙 , 所以图片不需要进行过多的修饰 , 普通人很难看出有处理过的痕迹 , 这才引发了轰动 。
洞螈外型确实有着最为原始的特征 , 与蜥蜴和蛇类相同 , 它们在远古的演化当中 , 都保留下来各自最初的特征 , 洞螈保留得更多 。

洞螈几乎没变过外形
这就得益于不被外界打扰的环境 , 以及慵懒的生活习惯 ,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它们不需要进化太多就可以生存下来 。
有一种说法认为 , 我国的真龙图腾就是根据洞螈为原型绘制而成的 , 古代的人们意外地见到这种拥有尊贵气质的动物之后 , 在脑海当中自我补充高大的形象 , 一个威严的真龙图卷就此诞生 。
那么古代中国的人们是如何发现这种生物的呢?深入到洞穴当中进行探索是其中一个原因 。
但是古人们照明所用的火把不足以支撑进入到洞螈的生存地带 。

于是这又衍生出了另一个说法 , 洞螈原本可能并不是生存在洞穴深处的 , 它们跟普通生物一样 , 在洞穴的的浅层进行各种活动 。
它们原本的习性并没有那么慵懒 , 拥有更多食物的洞螈甚至会去外界进行活动 。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加以及环境破坏 , 洞螈的生存空间被大肆挤占 , 最终只有退一步海阔天空 , 来到洞穴的最深处隐居来防止外界对它们的干扰 。
这种“逃避”的方式也未尝不可 , 保证了一个物种的延续 , 以至于如此奇妙的物种呈现在人类的面前 。
人与自然当然这只是一种科学猜想 , 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 , 但是这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 自然界不是人类自己的 , 而是千万个生物共同的家园 。

不要过度挤占动物的生存空间
如今随着人类的深层次活动 , 万年不变的冻土层逐渐融化 , 古生物的遗骸纷纷显露出来 , 这无疑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我们永远不知道是否会有可怕的远古病毒随着动物遗骸一起重现世间!
不少科学家纷纷表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向我们走来 。
人类应当停止对大自然的破坏!遵循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 现在做起 , 可能还为时不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