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表明:夏商应该同时存在上世纪50年代 , 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以来 , 经过70余年的研究 , 发现了一些非常别扭的地方:二里头遗址处于尧舜与商代之间 , 属于史书中的夏朝时期 , 但二里头早中期没有“广域王国”的气象 , 反而是一个地方性的政权 , 直到大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时 , 二里头遗址才表现出“广域王国的王朝气象” 。 那么 , 前中期的夏朝在哪?
河南新密的新砦遗址 , 参考时代为公元前2050~前1750年 , 该遗址拥有城墙、壕沟、精美玉器与铜器等 , 说明该遗址的“都城”性质 。 不过 , 该遗址具有不少东夷文化色彩 , 专家猜测与后羿代夏、太康失国这段历史有关 。 更为重要的是 , “新砦类遗存”集中见于今郑州地区 , 北不过黄河 , 南不过河南禹州 , 说明还是一个地方性政权 , 而不是广域王国 。
【夏商同时存在,商朝是虞朝的延续?考古已经发现重要证据】从考古上说 , 在夏朝中期之前 , 夏朝极有可能只是一个地方性政权 , 中期之后才一度真正的强大 , 建立了“广域王国” 。
辉卫型先商文化 , 如今已经发现20余座遗址 , 大致分布在西抵太行山、东至河南安阳滑县、北至淇河、南至黄河 , 包括沁水下游、卫水上游一带 。
其中 , 鹤壁刘庄先商遗址中 , 发现336座墓葬 , 出土过代表权力的精美石钺、石棺、鼎、盆等500余件;辉县孟庄先商遗址中 , 除了出土相应的礼器、日常器物之外 , 考古还发现防备森严的城防体系 , 城墙、护城河等一应俱全 , 可以说此时商族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
辉卫型先商文化遗址对应的年代 , 大致是商族第七任首领王亥时代 , 大约公元前1874年-约前1775年 , 这时大致还处于夏朝新砦遗址时 。 以新砦遗址与辉卫型先商文化遗址的情况看 , 当时夏商无疑是并列存在的 , 商族臣服夏朝的可能性并不大 。
甲骨文中 , 最早称王的是王亥 , 之后是王恒 , 其中的“王”不是姓氏 , 而代表商族首领“亥”称王 。 王亥是商汤的六世祖 , 与夏后泄同时 , 可见当时商族已是独霸一方的大势力 , 至少此时已与夏朝分庭抗礼 。 这一点 , 正好能与辉卫文化遗址互相印证 。
更为重要的是 , 二里头遗址的下限是公元前1530年 , 相距不远的偃师商城始于公元前1600年 。 其中 , 偃师商城距离二里头遗址仅6公里 , 被视为商汤都城“西亳” , 是毫无疑问的商朝遗址 。 也就是说 , 二里头遗址与商朝存在将近100年的重叠期 。
那么 , 公元前1600年后的二里头遗址 , 是商汤灭夏之后的夏族居住地 , 还是夏朝与商朝同时存在 , 且在此对峙?
笔者认为 , 在天命、法统观下形成的“朝代”概念 , 在夏商时代应该还没有产生 , 甲骨文中商朝为“大邑商”或“商” , 夏朝时可能更为简单 , 就是以城邦为核心的联合体 , 分分合合、起起落落 , 没有“上国”或“天下共主”的概念 。
周代文人会以当时的眼光看待夏朝时期 , 这就是“一切历史都的当代史”的原因 , 且周人自称周族是夏族盟友 , 或多或少偏向于夏族 , 于是将夏朝视为正统 , 视为商朝之前的王朝 。 如果一定要作比喻的话 , 大概相当于历史上的宋辽夏或宋金夏 , 后人以宋朝命名这段时期 , 但实际上是几个政权并列 。
推荐阅读
- 河南周口一女子回到小区,却被保安给拦住,要求她到保安室登记
- 恶毒!河南一男子将泳池边的孩子踢下水,被拦住辩称不是故意的
- 河南女子找人修灯泡,跑腿小哥的话让网友破防:男人何苦为难男人
- 河南小伙将人打残被判12年,9年后出狱,竟娶女教官为妻
- 一男子拿着青龙偃月刀上鉴宝节目,专家鉴定后惊呼:你祖上是何人
- 河南一偷鸡贼入室偷鸡,被女主扔炮吓死,家属索赔50万,法院判了
- 河南女子相亲几十个都没看中,母亲气坏了,连夜收拾行李让女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