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初步统计 , 沿线共有5万多居民长期居住 , 滨水景观是离他们家门口最近的休闲场所 。 ”市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事务中心副总工程师郭靖波表示 , 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的重头戏是沿线的生态景观建设 , 工程结合地形、水体、历史文化等资源特色 , 对岸线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和改造 。
在温榆河的沿线有一些浅滩 , 设计方就利用现状地形 , 设计出川上云烟、清波洗秋、温榆流芳等多个景观节点 , 并改造边坡 , 增设滨河步道、台阶和亲水平台 , 为市民提供四处共计120个正规垂钓区域 , 让温榆河成为一个与市民共享的开放式河道 。 徜徉园中 , 水的灵动处处可见 。 飞瀑叠翠由一层大瀑布和多层小叠瀑组合 , 纵横结合 , 层次丰富 , 是公园独具特色的水景观 , 静静望去竟有小黄果树瀑布之感 。 公园的水系纵横交错成网 , 漫游其间 , 在某个转角处 , 不经意就能偶遇一方清澈河水 , 映照岸边葱茏 。
作为紧邻温榆河河堤的骑行圣地 , 骑行爱好者更可全程骑行健身体验“骑行温榆河、水岸慢生活”的滨水骑行之路 。 温榆河绿道铺设的步道很宽 , 南北走向 , 弯道两侧花卉也成为这段旅程中不容错过的景观 。 绿道上每隔一段 , 就有醒目标识牌 , 以图文形式讲述温榆河的历史沿革、文化知识及绿道建设过程 。 沿途座椅和观景台等滨水小站 , 也成为游客休息歇脚好去处 。
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
【北京市|一河一景,暑期好去处!北京城市副中心变身“北方水城”】特色:湿地、水鸟、平原森林和海陆交替带
周末 , 通州潮白河畔 , 微风轻拂柳枝 , 几只野鸭不时拍打翅膀溅起水花 。 一眼望去 , 心旷神怡 。 岸边 , 不少游人选好位置 , 铺开餐布、摆上零食 , 惬意地享受假期 。 “有水的地方才好玩儿 , 可前几年通州有水的地儿真不多 。 ”市民刘女士说 , 以往 , 她假期大多是到密云、怀柔等地的水库游玩 , 这次还是听邻居们推荐 , 第一次在家门口体验 , “果然不虚此行” 。
这里是一处集森林资源与湿地湖泊资源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景观带 , 市民可以在河岸上搭帐篷、放风筝 , 也可以漫步红色胶粒步道 , 或者在树林间享受健身步道、骑行绿道带来的近自然有氧运动 , 放松身心 。
据悉 , 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沿线已建成40余公里休闲绿道 。 绿道平均宽度5米 , 包括3米的骑行道和2米的步行慢道 。 其中 , 潮白河一期约18公里 , 潮白河二期约20公里 , 潮白河三期、四期约2公里 。 绿道自北向南途径宋庄、潞城、西集三镇 , 以大尺度生态林为基础 , 串联若干彩林片区 , 形成壮观的生态彩叶林游赏体系 。
多个植物特色景点各具特色 , 金叶满林、春色漫廊、香林美棠、红叶染秋、湿塘彩林、流苏夏雪成为新兴的生态网红打卡景点 。 绿道串联的小杨公园、临河带状公园、兴各庄公园、太子府公园、协各庄公园、史东仪公园等公园成为周边村庄及社区居民健身游玩、亲子休闲、踏春赏秋的好去处 。
优美的景色不仅赏心悦目 , 更是动植物生存的良好家园 。 这里水草丰美 , 是观察水鸟、林鸟的好地方 。 除了常留此地的野鸡、野鸭等留鸟 , 候鸟迁徙时 , 还有灰鹭等众多鸟类前来歇息、筑巢 。 人在湖边行走 , 听见芦苇荡中鸟声一片 , 再抬头看树上 , 又有鸟类正在衔枝筑巢 , 一片自然野趣之景 , 分外清新宜人 。
凉水河通州段
特色:亲水栈道体验区、邻水观景区、听水休闲区
春花开 , 水做底;夏成荫 , 水丰盈;秋赏叶 , 水听音;冬赏枝 , 水成冰……凉水河畔曾经破旧脏乱的滨河路段 ,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养护 , 如今已焕然一新 , “风平水阔、融翠观水、通运天下、抚绿观荷、运浥通岸”五处景观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游园 。
从漷县镇吴营桥下 , 拐个小弯就走上了河堤小道 , 远离城市喧嚣 , 只留眼前河水涓涓、两岸绿植连绵 , 小凉亭点缀其间 。 河面 , 三五成群的野鸭低头戏水 , 惊动了小鱼跃出水面 。 这里就是凉水河通州段的“风平水阔”景观区 , 设有栈道体验区、邻水观景区、听水休闲区 , 各区之间将点缀休闲廊 , 从实用和趣味性上将各区串联为统一整体 , 通过触觉、视觉、听觉 , 结合沿岸植被四季散发的气味 , 为游人在堤顶、河坡、水边提供多层次休闲游赏空间 。 吴营村和凉水河的直线距离只有20米左右 , 村民何淑华家临近河边 , “以前夏天臭得不敢开窗 , 现在坐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美景 。 在小凉亭里坐一会儿 , 都觉得挺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