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版上半年自燃统计:烧得最多的电动车,没想到居然是它?( 二 )



实际上 , 自2020年起 , 就有不少人统计过起火事件和新能源车品牌之间的数据 , 但是由于能获得的数据有限 , 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具备代表性 。 这一统计发布后 , 不少网友表示:“希望一直做下去” 。 显然 , 公众对于这一数据还是比较关注的 。 另外也有网友指出 , 在其统计数据中 , 部分起火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中 , 且在部分数据选取上存在不合理之处 。 目前包含这一统计数据的推文已经删除 。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 电动汽车较燃油车更容易起火 。 原因在于燃油车油箱是对外界封闭的系统 , 只要油不泄漏就不会起火 , 相对而言 , 电动汽车既有氧化剂又有可燃物质 , 发生了碰撞以后起火概率比起燃油车要高 。 而应急管理部则将新能源车的起火原因分为五类:外部碰撞、电池部件老化、高温天气、电池热失控和高负荷 。 此外 ,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过度充电、雨水进入电箱等也会导致起火 。

如何防患于未“燃” , 成了新能源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 。 工信部2021年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 从政策层面对电池安全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 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 , 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 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
而在电池技术方面 , 动力电池厂商和车企也持续推新 , 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CTP技术/麒麟电池、零跑CTC技术和广汽埃安推出的弹匣电池等 , 在电池安全性上均获得了进步 。 但是距“零起火”和“零自燃” , 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而车主能做的则是正确充电、谨慎驾驶 , 起火后抓住5分钟逃生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