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遇见方山!

旅行|遇见方山!

文章图片

旅行|遇见方山!

文章图片

旅行|遇见方山!

文章图片

旅行|遇见方山!

文章图片

旅行|遇见方山!

缘于工作 , 我与方山这座美丽小城开始了零距离接触 。 一年多的时间 , 行走在北川大地 , 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 , 别具一格的古建遗存 , 多元深厚的文化底蕴 , 淳厚的民风民俗 , 让我时时感受自然之美 , 处处触摸文化之魂 。


一座山 , 为方山代言 。 与外地人接触 , 一个共同的感慨就是 , 久闻北武当山大名 , 却对方山县知之甚少 。 其实 , 北武当山景区88平方公里 , 仅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6% 。 然 , 这6%却是方山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北武当山古松苍翠 , 奇花争艳 , 绝壁千仞 , 集“雄、奇、险、秀”于一身 , 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 , 1994年公布为国家第三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 2015年评为4A级旅游景区 。 北武当山也是北方道教圣地 , 据现存碑文考证 , 唐时就形成一处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圣地 , 明朝时达到鼎盛 , 现为全省道教活动场所 。 早在20年前 , 北武当山就先行一步市场化运营 。 目前 , 吕梁首个架空索道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 引进湖南中惠旅公司参与投资规划、体验式运营、智慧化管理 , 老景区正在焕发新活力 。

一个人 , 成方山名片 。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 45岁的于成龙从来堡村出发步入仕途 , 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 , 他爱抚民众、惩治腐败、平冤狱、整吏治 , 蜚声朝野 , 深得百姓爱戴 , 三次被举“卓异” , 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 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 , 终年68岁 , 谥“清端” , 赠太子太保 , 后葬于横泉村 。 如今 , 修缮落成的于成龙故居、茔园 , 以及初具规模的于成龙廉政文化园 , 正在为人们讲述着“一代廉吏”的动人故事 。 为了打响“廉吏故里”品牌 , 方山县启动实施“清廉小镇”建设 , 策划推出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线路和主题性景区 , 立体式讲好于公故事 , 全方位弘扬廉洁文化 , 让“一代廉吏”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

一泓湖 , 展方山新姿 。 龙渊湖 , 也就是横泉水库 , 总库容8123万立方米 , 是一座以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 , 兼顾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型水利枢纽 。 从1958年第一次开工建设 , 到2006年竣工 , 经历了四上四下的艰难历程 , 成为吕梁精神的生动写照 。 2021年底 , 为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方山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横泉水库名称 , 最终确定为“龙渊湖” 。 现在 , 龙渊湖作为吕梁市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地 , 有效保证了市区用水安全 。 龙渊湖畔 , 山色空蒙 , 碧水荡漾 , 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 湖边的前东旺坪村、庄上村 ,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 每到周末假期 , 游人络绎不绝 , “后花园”的美誉实至名归 。


一道沟 , 显方山底色 。 如果要问方山的底色是什么 , 毫无疑问是生态绿 。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1% ,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 在这一汪绿色的海洋中 , 梅洞沟却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 梅洞沟谷深幽静 , 溪水潺潺 , 林草丰茂 , 景色如画 , 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以上 。 奇峰、彩林、秀水、苔石四大景致独具特色 , 石林叠翠、彩林秋色、石门瀑布、十里清溪等十大自然景观美轮美奂 , 置身其中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拥抱 。 近年来 , 梅洞沟湿地公园加大开发力度 , 旅游公路接近完工 , 游客中心已经建成 , 一个以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为核心 , 以森林康养、健身休闲为特色的山地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初具雏形 , “夏养方山、康养方山”指日可待 。


一处村 , 讲方山故事 。 如果说旅行的意义是追求诗和远方 , 那么张家塔村就是诗和远方的梦想打卡地 。 张家塔村距离方山县城20多公里 , 始建于明末清初 , 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 36院民宅 , 依山而建 , 层楼叠院 , 随形生变 , 鳞次栉比 , 错落有致 , 气势宏大 , 蔚为壮观 , 是一处特色鲜明的城堡式民宅建筑群 。 从对面山上远眺 , 从上到下 , 层层叠叠 , 就像一座“宝塔” , 也有不少酷似倒“福”字的记录 。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 , 地下甬道从南到北 , 从左到右 , 宅通院 , 院通巷 , 全村贯连 , 至今完整无损 。 去年 , 央视二套《是真的吗》栏目组慕名而来揭秘真相 。 目前 , 文物本体修复和旅游产品开发正在同步推进 , 很快就将以全新的姿态对外开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