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电鳗为何能发出800伏的高压电?如果鳄鱼咬到电鳗,会发生什么?】至少在38亿年前 , 地球上就出现了生命 , 在此之后 , 生命就一直生生不息 ,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 地球上曾出现过种类难以计数的动物 , 而其中只有极少数的种类经过了大自然的严酷考验 , 一步一步地演化到现在 。
地球上现存的所有动物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 , 甚至有些动物还演化出了放电的本领 , 而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电鳗 , 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 实验数据表明 , 电鳗能够在一瞬间发出300伏至800伏的高压电 , 最高可以达到860伏 。
电鳗为何能发出800伏的高压电?
从细胞的层面来看 , 放电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 , 例如在动物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中 , 就普遍存在着一种被称为“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的蛋白质 , 这种蛋白质通过分解“ATP”获得能量 , 可以对钠离子(Na+)与钾离子(K+)进行主动转运(注:“ATP”即三磷酸腺苷 , 是生物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 。
“钠-钾泵”每工作一次 , 就可以从细胞膜外侧吸收两个钾离子 , 同时还会将三个钠离子从细胞膜内侧转运出去 , 随着这个过程的持续 , 细胞膜内外就形成了一个“内负外正”的电化学梯度 , 这被称为“静息电位” 。
拥有“钠-钾泵”的细胞 , 还存在着一种由“内在膜蛋白”形成的离子通道 , 这被称为“钠离子通道” , 当一个处于“静息电位”的细胞的“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的时候 , 细胞膜外侧的钠离子就会因为浓度差的作用而迅速涌入 , 从而完成放电过程 。
电鳗的身体除了前端的一小部分之外 , 其它位置都有“电细胞”大量分布 , 每一个“电细胞”都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放电器” , 大量的“电细胞”串联起来 , 就可以产生数百伏的电压 , 而串联起来的“电细胞”又由结缔组织包裹住 , 然后再并联起来 , 这样就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放电器” 。
电鳗可以通过神经系统随意控制自己的放电强度以及持续时间 , 当它们全力放电的时候 , 几乎所有的“电细胞”都会参与其中 , 而这就是电鳗能发出800伏的高压电的原因 。
如果鳄鱼咬到电鳗 , 会发生什么?
电鳗的栖息地主要是水流缓慢的区域 , 而这种区域同样也是鳄鱼经常出没的地方 , 由于电鳗行动比较迟缓 , 并且体型又比较大(有些电鳗的体重可以达到20公斤) , 因此鳄鱼常常会产生捕食电鳗的想法 。
在水流缓慢的区域 , 水质通常都是非常浑浊的 , 电鳗常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 其眼睛已经退化得相当严重 , 在这种情况下 , 电鳗演化出了一种独特的感官 , 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电感” , 简单来讲就是 , 电鳗可以在自身周围创造一个微弱的电场 , 然后通过感受该电场的细微变化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
当电鳗察觉到鳄鱼(或者其它有威胁的捕食者)接近时 , 会迅速释放出较强的电流以示警告 , 同时伺机逃离 。 一般来讲 , 聪明的捕食都懂得知难而退 , 但并不是每一只鳄鱼都懂得这个道理 , 也不是每一只电鳗都可以成功逃离 , 那么如果鳄鱼咬到电鳗会怎么样呢?
鳄鱼咬住了电鳗之后 , 会立刻遭到电鳗的“电击” , 要知道电鳗发出的高压电不但电压可以达到300伏至800伏 , 电流强度也不可小觑 , 一般都能够达到1A(安培)左右 , 在被咬住的情况下 , 这只电鳗必定是倾尽全力在放电 , 以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 , 鳄鱼就被电得全身僵直 , 很可能就此丧命 , 当然了 , 被咬住的电鳗也不容乐观 。 由此可见 , 如果鳄鱼咬到电鳗 , 那么等待它们的 , 很可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
推荐阅读
- 灭绝巨型乌龟重现南美洲,重达1吨,长约3米!
- 进化论解释不了:为什么两亿年来鳄鱼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 远古时期不但有龙,而且有养龙、屠龙等官职,龙到底是什么动物
- 为什么河马不怕鳄鱼,鳄鱼也不攻击河马?
- 盘点10种能够轻松秒杀鳄鱼的动物:老虎仅排第8,第1无悬念
- 下颚骨被咬断,一半下巴掉在地上,一只重伤的鳄鱼正在艰苦自救
- 46张难以置信的真实照片,有些曾经属于绝密的?
- 母老虎猎杀成年巨鳄的真实场景,摄影师都看瘫软了,凶残至极
- 熊猫一天排便40次?与动物有关的9个鲜为人知的奇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