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本是天才,意外残疾后,独自一人领养女儿照顾八旬老母亲( 二 )


也许是《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 , 或许是在天井中的观望 , 彻底将毛戈二舅从颓废中拉回 。
三天之后 , 木匠完工准备离开 , 毛戈二舅终于终于主动与人交流 , 他找到姥爷 , 要求姥爷去铁匠铺给自己打做木工的工具 , 姥爷答应了 。
三年的时间 , 毛戈二舅第一次主动走出家门 , 自己一个人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到生产队给人做板凳 , 当时做一个板凳一毛钱 , 一天大概能做两个 , 基本可以顾得上他的个人生活 。

就这样 , 毛戈二舅辗转在家与生产队中间 , 一做就是好几年 , 可总是“天不遂人愿” 。
有一天 , 改革开放了 , 生产队没了 , 毛戈二舅失业了 , 之后的他就开始在各个村子里游走 , 给大家做木工 , 每天风雨无阻 , 村里人见了 , 无一不对他竖起大拇指 。
有一天 , 毛戈二舅在做工的路上看到了当年给自己打针的医生 , 医生愧疚地说道:“要是在现在啊 , 我怕是要照顾你一辈子了 。 ”毛戈二舅骂了一句 , 便离开了 。
后来 , 家人和村领导看毛戈二舅年纪越来越大 , 都想着为她办一个残疾证 , 但是最终却因为各种手续问题 , 残疾证没有办下来 , 他还时不时感叹:为何会这么难?我的生活怎么就这么难!

随后 , 不甘平凡的毛戈二舅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放下村里的木匠工作 , 辗转去了北京 , 这个决定让所有都反对 , 把毛戈的姥爷更是气到无话可说 。
在正常人眼中 , 像他这样的残疾人 , 在家中能有个营生顾着自己的生活已经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 可说一瘸一拐的二舅却要只身一人前往外地 , 自然是瞎折腾的行为 , 可是就是这个大家看来不安分的举止 , 让二舅改头换面 。
毛戈二舅到了北京 , 首先去了天安门广场 , 大城市的花销自然要比在农村大 , 很快 , 他没钱了 , 于是就找到在北京当兵的堂弟 , 最后以军人家属的身份住进了部队 。

毛戈二舅的性格一直都是不爱搭讪只爱干活的主儿 , 都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正是这样的优点才让他永远都饿不着 。
在当时的部队 , 生活条件很艰苦 , 能有个放东西的地方就已经不错了 , 更不要说家具了 , 于是他不知道在哪里找到了做木工的工具 , 给部队的士兵们做了很多柜子和桌子 , 这下把大家高兴的 , 就这样 , 毛戈二舅成为这里的最受欢迎的士兵家属 。
有一天 , 毛戈二舅的堂弟看到他正在和一位老头一起洗澡 , 当时就把堂弟吓得不轻 , 因为和他在一起的老头是连自己都没见过几次的首长 , 当时他正在给二舅搓背 , 这可是首长啊 , 堂弟当时看着二舅满脸的从容和欢快 , 内心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

后来 , 毛戈二舅的妹妹到了出嫁的年纪 , 二舅便回家了 , 回到家后 , 村人都问:


“北京怎么样啊!”
二舅从容地说:

“北京人搓背不错 。 ”
两个即将出嫁的妹妹 , 其中二妹妹便是毛戈的妈妈 , 大姨和妈妈出嫁时的所有嫁妆全部都出自二舅之手 , 你永远无法想象 , 在80年代 , 女子出嫁能拥有这样一套家具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
毕竟二舅总有办法 , 你想要什么牌子 , 毛戈二舅就能给你贴上什么牌子 , 让你感受从来没有的牌面 , 就这样姥爷和二舅将大姨和妈妈风风光光地送出家门 , 家中就剩下姥爷和姥姥还有二舅三人 。

时光飞逝 , 毛戈二舅30岁了 , 怎么算也到了该说媳妇的年纪 , 说实话 , 当时在村子里 , 二舅虽然残疾 , 但是很能干 , 想要在当时的年代找个媳妇还是可以的 。
但是 , 媒人的介绍却被毛戈二舅一一拒绝 , 他表示:

“我现在只能顾得住自己 , 没有能力照顾别人 , 所以从未动过这方面的心思 。 ”
大家都觉得毛戈二舅很伟大 , 也很清醒 , 本以为他会终身如此 , 没想到 , 后来发生的两件事却证明 , 毛戈二舅“说谎了” 。

首先 , 还很年轻的他却收养了一个女孩叫宁宁 , 之后为了宁宁 , 毛戈二舅开始疯狂做工赚钱 , 在此期间 , 宁宁基本都被寄养在大姨家中 。
很快 , 宁宁长大成人 , 交了男朋友 , 准备结婚 , 看中了县城20万的房子 , 毛戈二舅出了十几万 , 十几万啊 , 依靠每天做木匠 , 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是二舅大半辈子的积蓄了 , 如今一把年纪 , 口袋空空的毛戈二舅却乐此不疲 , 这也许就是“父爱” , 有人就会疑问 , 这难道就是毛戈二舅口中的“照顾不了其他人吗?”可能是自卑 , 也可能是不想连累其他女子 , 不管为啥 , 二舅的爱是伟大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