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非洲“杀人湖”一夜夺走1700人生命,将水抽出后,揪出凶手( 二 )


首先、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推测很快被排除 , 据调查 , 故事发生前 , 当地村民并未有聚餐活动或者庆祝活动 , 科研人员又对村民饮用水、食物进行了鉴别 , 均未发现有中毒现象 , 何况遇难人群辐射尼奥斯湖周围20公里 。

其次、炸弹 。炸弹确实拥有巨大的杀伤力 , 不过这个说话也很快被推翻了 , 一则是遇难者的遗体与动物尸体均未发现伤痕;二是尼奥斯湖周围并未发现有爆炸痕迹 , 湖泊周围树林也没有被冲击破摧毁的痕迹 。
再次、传染病传染病的说法同样很快被推翻了 , 从死去的人和动物身上 , 科学家并未查出传染病 , 在对当地水资源粮食农作物检测中 , 同样也未发现任何传染疾病 。

最后、生化武器 。生化武器可以分为化学武器与毒气;按照正常逻辑 , 化学武器与毒气都有巨大的杀伤力 。
化学武器是国际禁止使用的 , 尼奥斯湖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名气 , 喀麦隆本国民众到过此地的人也不多 。
科学家排除化学武器的推断后 , 剩下的就剩毒气;如果是人类使用毒气 , 尼奥斯湖周边不可能没有任何痕迹 , 在走访尼奥斯湖周边几十公里范围内 , 科学家始终未发现有任何人类使用的毒气现象 。

排除生化武器推断后 , 调查到这里的科学家陷入了沉思 , 就在科学考察团迷茫之际 , 一个意外的发现揭开了真相 。
在检测当地空气成分中 , 科学考察团发现当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出常规 , 莫非二氧化碳就是真凶?
正常情况下 ,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 , 但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 , 完全可以致人死亡 , 况且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 这也就解释了当地人与动物尸体被发现的时候 , 全身并无任何伤痕 , 死相却很恐怖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怎么会平白无故严重超标?参与调查的科学家不约而同将目标指向了尼奥斯湖 , 当科学家来到尼奥斯湖边时 , 远远闻到一股令人窒息的气味 , 湖水中原本清澈湖水也变成猩红色 , 在湖边上 , 科学家发现了大量淤泥与乱石泥流 。
综合种种现象 , 科学考察团判断尼奥斯湖应该发生了一场灾害 , 这场灾害导致周围人与动物大面积死亡 。

为了验证推测 , 科学家在检测湖水中发现二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 , 经过调查 , 科学家终于发现了真相 , 原来尼奥斯湖位于火山口 , 在地壳运动下 , 地壳内的岩浆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 , 经过岩石层 , 这些二氧化碳中一部分释放到空气当中 , 一分部溶于湖水当中 。
尼奥斯湖平均水深200米 , 最深处可达500米 , 二氧化碳溶于湖水中 , 尼奥斯湖表面看似一望平川 , 而在500米深的湖底 , 却溶解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 , 并且浓度仍然在上升 , 一旦有外力介入 , 沉积在湖水中的二氧化碳便会释放出来 , 如火山爆发一样 。
在灾难发生前几天里 , 当地连绵雨天引发了山体滑坡 , 大量泥石流沉入湖底 , 造成沉积在湖底中的二氧化碳爆发 , 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
尼奥斯湖“杀人”谜底揭开后 , 当地政府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 , 现在尼奥斯湖周边又恢复了生机盎然 。

推荐阅读